第一位上場的是鄂省隊的付天怡,2003年出生小選手是第一次上全錦賽舞台,不過不少人,包括幾位在場的國家隊選手,現在都已經對她有了一個淺淺的印象——這種印象倒不是來自于她的平衡木,主要是因為自由操裡那個特地被解說拎出來誇的後直540接前直720的獨特連接。
“開場動作是毽子後直,BE加分0.2。”面向木側亮相之後是一個普通的近木上法,接下來付天怡便在木上立起身開始了成套的編排動作。“單做了一個助跑前團,重心很好。”
小姑娘年紀畢竟還不大,省隊也不是第一梯隊那批,難度還沒有調整得很完備,難度動作幾乎都是一個個斷開來做的,整體的難度分也沒有那麼高。不過童桐這回點評得很在點子上,動作敢發力重心高是她最大的優點,落木腳下也算比較利落。交換腿結環跳、跨跳結環、劈叉結環,華國隊的幾大法寶基本都集齊了,最後後團兩周下法也抛得很充分,落地穩穩站定。
難度分是5.5,一整套下來也順利,拿到了8.034的完成分,可以說給今天的單項決賽開了個好頭。“嗯,腿部力量不錯,看得出平自都是有潛力的。”譚勝男陪着林舒靜上賽台的時候和小姑娘擦肩而過,拍了拍她腦門以示鼓勵。“靜靜你放開點,要笑一笑啊。”
确實是努力去笑了,但是“強顔歡笑”。下一秒鏡頭切到林舒靜臉上近景的大特寫,這可能是觀衆們腦海裡同時浮現出來的想法。
可惜的是林舒靜的表現也和她的神情一樣緊張得搖搖欲墜。上木第一串技巧是小小直,落木便是一個重心直接出去木頭以外的大晃。木上的一分半鐘裡沒有供選手調适心态的空間,而窄窄的十厘米最忌諱的就是心慌意亂,接下來交換腿結環跳晃動的幅度也不比後直的那個晃小。後面半套裡小晃中晃源源不斷,連接近乎全部不能承認,支離破碎地成了體操論壇裡津津樂道的“百科全書”。
“這個表現……年輕選手還是需要更多的磨煉呀。”童桐委婉地對“百科評書”下了斷語,可十七歲在女子體操界的特定語境下已經不能叫做“年輕”了,所以教練們的批評不會給她留下任何情面,就像大屏幕上打出來的13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