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璇落重山 > 第52章 朝堂彈劾

第52章 朝堂彈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信函上所言大抵同那八字意思相近,隻是添油加醋了許多筆,将原本短短的一張字條變成一封信函,将許卓與秦密二人謀劃說得清清楚楚。

許卓心頭蒙上一層陰翳,可叫他更為心驚的,是這封密函上的字迹。

分明和秦密字迹一般無二!

莫非是秦密——

不,秦密不會這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此事必不是他所為,說到大理寺查案,是否與許淵有關。

心念電轉之間,他心中已經想了千萬種可能,可為今之計,隻能先取得景帝信任,穩住其心,于是對跪在一旁的秦密暗中投去一瞥。

秦密很快會意,以頭搶地道:“臣斷無可能同齊王殿下勾結!此事定是有心人誣陷,請陛下明察!”

實則他此刻也處在一種驚疑中,他的确令暗哨悄悄将一封密函送去齊王府,可那暗哨是他多年心腹,一家妻兒生身性命盡在他手中,斷無可能洩露此事。

可他同樣是明白人,此刻景帝正處在發怒邊緣,隻要他和徐卓咬死不認此事,僅憑王禦史一面之詞是絕無法給他二人輕易定罪的。

就在這時,兵部尚書樓沖似乎有些蠢蠢欲動,正要出列為許卓求情,卻被為首的魏國公一個眼神制止。

景帝暗中朝魏國公所在之處投去一眼。

魏國公年逾耳順,先後随侍兩朝,如同一株通天的擎天樹,根系遍布整個朝廷,也正是因為他的隻手遮天,才讓景帝一個彼時不得聖心的落魄皇子登基稱帝,許卓和皇後也才有膽子将手伸得那般長。

不過這些年來,景帝念及舊情,對他面上依舊算是恭敬,可暗中卻對其愈發壯大的勢力心生忌憚,連帶着對許卓也多了幾分敲打。

魏國公不愧兩朝重臣,即便下首跪的是他的嫡親外孫,依舊面不改色,一張老成持重的臉上絲毫破綻也不露,隻是如一株松柏一般,腰杆挺直,立于衆臣之首。

全然忽視了景帝那帶着明顯告誡意味的一眼。

景帝身子微微前傾,這位即将垂垂老去的帝王眼中醞釀着一場風暴:“王禦史,你可有話要說?”

王禦史早知景帝有此一問,也知道誣陷皇子可是重罪,可他昨日見到的那封書信的确是被有心之人放在案上的,來龍去脈他一概不知,于是将腰杆子彎得愈低:“陛下明鑒,此函上的字迹分明與秦大人一般無二,若秦大人不承認,大可尋人一一比對,屆時便知臣是否信口開口,構陷朝臣。”

為官數載,王禦史也見過不少官員的手書,秦密也不例外,這信函上的每個字都和秦密手術一般無二,連細微之處的筆鋒和勾勒都一一到位,若非如此,他也不敢這般随意妄斷。

秦密并非世家豪族子弟,與之相反,他是由科考選拔濯升,一路坐到了吏部侍郎之位,而本朝科考内容,除卻帖經、墨義外,還有一則便是字迹,若前兩項出挑,卻無一手好字加持,往往也要遭人诟病。

民間确有以奇技淫巧謀生之人,可大多是些籍籍無名的蠅營狗苟之輩,莫說這般逼真的臨摹,便是連秦密三分也無。

若要将一人字迹臨摹到這般難辨真僞的程度,若非本人所書,那便是造詣遠在他之上。

而這樣的人,朝中隻怕一隻手也數得過來,因此王禦史十分确信,他手頭的确沒有明确證據,但他所呈上的這封密函,便是齊王勾結朝臣、結黨營私,最有力的罪證。

景帝的眼神陰沉地幾乎要将人吞噬。

朝堂上的波谲雲詭似乎也影響了大理寺,從早到晚,整個大理寺上下風聲鶴唳,唯恐出一點差錯,叫他人拿捏住把柄。

景帝如今心情應當極度糟糕。

天子一怒,隻怕伏屍百萬。

朝廷上齊王和秦密一派和王禦史據理力争,王禦史憑借那封憑空出現的信函無往不利,大挫許卓元氣不錯,可他也同樣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自古辦案都信奉人、物二證,僅憑一封不知來處的信函,想要扳倒背靠魏國公豪族、權勢滔天的皇子,未免是有些天方夜譚。

大理寺前日夜裡便向景帝上書房奏陳一份書信,其上列舉秦密之子秦文滄在白雲寺所犯種種罪條,與今日王禦史呈上的這封密函偶有吻合。

景帝雖有心治罪,無奈證據不足,以子不教、父之過的道理訓誡秦密一番,罰了其一年俸祿便草草了結,與此同時,其幼子秦文滄因狎/妓、私自買賣情報等罪名,數罪并罰,流放嶺南。

而王禦史則被其以口無遮攔、構陷皇子之名貶谪至江南。

至此,這位在朝中樹敵衆多的鑿鑿言官,終于灰撲撲地退場。

許淵冷眼旁觀這一切,在旁人看不見的角落,嘴角勾起一個嘲諷的弧度。

懷疑的種子一旦埋下,便會長成參天大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