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招牌,也有吆喝聲,又是新攤位,不一會兒,攤位前就停了湊熱鬧的人。
“喲,這包子種類倒是挺齊全的。”
“看着是生面孔啊。”
常為海點頭,忙招呼道:“我和我當家的是第一次來這邊賣,幾位看着要來點什麼餡的?”
“這也沒有肉餡。”其中一位遺憾道。
“天氣太熱,怕買的肉吊子不新鮮,暫時沒做。”常為海實話實說。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家裡不好儲存。
“你這包子,我們也沒有吃過,萬一不好吃的話……”
“同志,您放心,咱從不昧着良心賺錢。做生意講究的就是誠信,如果不好吃的話,你拿過來,我給您退錢。”常為海拍着自己的胸脯。
“好好好,給我來兩個茄子的,兩個三鮮的。”
“我也要,來個這個,再來一個這個。”
有了這個開門紅,後面來購買的人就多了起來。
有的純粹是好奇,吃膩味了其他攤位的食物,自然對新攤位所賣的東西感到好奇。
再者,蔡小燕所包的包子,種類繁多,讓人有了可挑選的餘地。
那幾位年輕人本來不信,咬到嘴裡之後,無論是外面的面皮,還是裡面的内餡,都要比别家的口感好一些。
吃了他家的包子,其他的包子就略遜色了一些。
合味道的食物,總能讓人吃的心滿意足。
不過有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常為海隻賣包子,沒有配套其他的豆漿啊、粥之類的。
以至于他們還要去别家要一碗豆漿,或者是一碗胡辣湯、油茶。
另一邊的常嘉贇她們,也差不多到了地方。
常嘉贇和蔡小燕兩人在後面。常夢澤一路上閑不住,偶爾會跑到前面等她們兩個。
快到地方的時候,常夢澤更是甩開了她們一大截。
兩人不自覺加快了自己的腳步。這是她們踏出的第一步,接下來會怎麼樣,隻能等今天結束,才能知道。
常嘉贇本來還在擔心她三伯第一單生意,還沒有走到跟前,就被走在她前面的常夢澤打斷了。
常夢澤興奮的在前面蹦着:“姐!三嬸!你們快看,那個是不是三伯呀?”
正在忙着分發包子的常為海,被前來買包子的人團團圍住。
低着頭的他,自然沒有被常夢澤注意到。
常嘉贇和蔡小燕對視了一眼,跑到了常夢澤的旁邊,看了過去。
“應該沒錯。”
“三嬸,我就說你的包子很受歡迎吧。”常嘉贇說道,她輕輕推了蔡小燕一把,“三嬸,我三伯快要忙不過來了。”
“沖這個情形看,今天三嬸你們鐵定能早收攤。”
蔡小燕小跑着,擠到了人群中,幫忙招呼着客人。
“三嬸、三伯提前收攤了,我們怎麼辦?”常夢澤着急了,她嘟囔着,“早知道我們也賣早餐好了。”
“不管是賣蔥油餅、醬香餅,還是賣雞蛋灌餅、燒餅,都比賣雪花膏要好。”
看出來了她的不開心,常嘉贇安慰道:“民以食為天是不假,可你有沒有想過三嬸和三伯是早上四點鐘就起床了?”
“等到東西賣完之後,兩人才能回家。還要準備第二天需要的東西。”
“你說說看哪個更辛苦一些?”常嘉贇極為耐心地說着,這些道理,常夢澤也該明白。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不易,更何況是他們這種底層人民。
大多數人都隻能看到光鮮亮麗的一面,卻很少深究他們背後所付出的辛勞。
“可我早上六點就起床了。”盡管已經知道常嘉贇說的很對,常夢澤嘴上還是不肯承認。
“雪花膏可以存放很久,隻要有貨物,總會等到需要它的顧客。包子可不一樣。這麼熱的天氣,恐怕還沒有放到了中午,就有可能變味。”
“我們需要進貨、售賣,三嬸和三叔也是一樣的,還要當天制作出來。這些根本沒有可比性。”常嘉贇繼續道,“其實兩者都是大差不差的,我們回去的晚,但也相對輕松點。”
常夢澤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好了,我們也快過去吧。”常嘉贇拉了她一把。
客人本來并不多,多虧了先前那幾個人在其他攤位吃飯時,随口宣傳了一句。
免費替他們打了個廣告,才導緻不少人想要嘗嘗看。
兩人走過去的時候,人群好不容易散開。蔡小燕将零錢裝進自己挂在身前的挎包裡。
“快來快來。”常為海招呼道,紅光滿面,“今天這生意真不錯。”
“這不是有我三嬸在嘛。”常嘉贇一邊說,一邊将背簍拿了下來。
她今天特意換了一塊花色的布,放在了一塊沒有寫字的木闆上。
兩個背簍放在地上,充當桌腿。沒有寫字的那兩塊木闆,充當桌面。然後将雪花膏依次擺放好。
常夢澤則是按照常嘉贇的要求,将那兩塊寫了價格的木闆,放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