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蔡小燕的一番話想通了,王桂芬果真沒有提起這件事情來。
到了常嘉赟畢業,她想都沒想,直接拉着自己的行李回到了家裡。
離開之前,她和專程來看她的沈紹商見了一面。
地點是沈紹商定的,在市中心的開的一家咖啡館内。店内隻有悠揚的音樂,常嘉赟來的時候,沈紹商已經等候多時了。
詢問了常嘉赟之後的打算,沈紹商對她的決定有些不解。為了不破壞氛圍,他特意壓低了自己的聲音,“你要回家裡?”
“不然呢?”常嘉赟并沒有覺得自己的選擇有什麼不對,“我選擇這個專業,就是為了回到家鄉。”
“之前不是也有上山下鄉嗎?比起那些因為号召選擇上山下鄉的知青,我隻是回到了我原本的所在地。”常嘉赟注視着沈紹商,表情認真。
這是她深思熟慮的結果,外面的世界是很好很繁華,但家裡也并不算差。
現在比起七年前,都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更别說十年後了。她的定位一直很準确,就是要利用起這個時間差。
比起繁華的城市,至少那片未經過太多污染的土地,更吸引她。
“留在大城市發展豈不是更好嗎?”沈紹商垂眸,視線緊盯着自己面前的杯子,“這個道理,不用我多說你也知道。”
機會多,有繁華,就連交通,也比鄉下好了很多。科技也比那個小地方要領先不少。
“你說上山下鄉也沒有錯,可農村的差距和城裡的區别,還是很大的。你……”沈紹商繼續道。
“是很大沒錯。”常嘉赟的目光并未轉移,她打斷了沈紹商,“你說的我都理解。但回到家裡是我自己的選擇。”
“我并非是在對自己的不負責,而是正式因為負責,我才要回到家裡。”
沈紹商擡頭,驚訝地看着她,沒有說話。
不光是因為常嘉赟口中的這番話,還是因為他沒有想到自己和常嘉赟的争執來得這麼快速,更沒有想到兩個人會因為這件事情産生争分歧。
他當然知道常嘉赟開店的夢想,也記得常嘉赟曾經承諾過常夢澤要開衣服店。但在那樣的窮鄉僻壤裡開店,怎麼比得上大城市裡開店的流水?
每塊區域的收入程度和購買力,都是互相挂鈎的,這些客源,也影響着每家店鋪的營收。
孫薏的店鋪鋪的那麼快,也是托了她選擇地點的福。店鋪在人流量最大的街區,又是在大城市,裝修的又高檔,走貨量也大。
招聘的員工,都是孫薏學習回來後,親自培訓的。
他的本意是希望常嘉赟留在這裡,以她的聰明才智和能幹程度,擁有自己的一番事業不算難,根本沒有回到那個貧窮的地方。
這樣下去的話,要過多久才能達成常嘉赟的目标呢?
“我有我的目的。”常嘉赟繼續道,“我也知道外面快速在發展,遍地都是商機。我也沒有放棄城裡。”
趁着房價還沒有上漲太多,早在三年前,她便以自己的名義買了兩套房。
這兩套房,家裡人是知道的。初始他們并不理解,想到常嘉赟口中的話絕對做不了假,常為國和王桂芬慷慨地拿出了錢。
前不久,她還繁華的大都市買了一套商品房。
這幾年,他們家裡确實存了不少的錢,能在大城市買房,可是比常嘉赟考上大學的大喜事,就連晚上睡覺都很能笑醒。
好在常嘉赟有遠見,房子和商鋪,全被租出去了,每個月還有不少的租金可以收。
“我當然會在城裡開店,過兩年,我妹也要畢業了。”常嘉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打算,“到時候城裡這邊,就先由她負責了。現在還不到時候。”
“那你回去能做什麼呢?繼續守着那兩家店?”沈紹商的語氣難免有些不好。
常嘉赟的固執,讓他有些苦惱。從他認識常嘉赟到現在,這一點從未改變過。
和常嘉赟認識了這麼多年,他自然也希望常嘉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希望她将來的路能走得順坦一些。
光是素質,都足以看出來彼此之間的差異。
那縣城裡的小偷小摸以及不務正業的混混多的去了,光是他偶爾從沈勇口中聽說的,就有不少次。
常嘉赟:“不,我打算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商品。”
“那你打算增加什麼商品?”沈紹商問。
“家電還有摩托車。”
這個答案确實出乎沈紹商的預料。不過是常嘉赟的話,本來就不按常理出牌,他還是說道:“那你覺得這些東西會有銷路嗎?城鎮可不比大城市,你覺得有多少人能買得起呢?”
“就連配套的自行車,在很多地方都不是家家都有的。現在這裡的摩托車是多一些,也是因為生活水平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