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問山海[探案] > 第55章 錦繡風流

第55章 錦繡風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民以食為天,一旦斷糧,城中人心惶惶,于局勢不利。不僅流民無東西可吃,臨川百姓也不能幸免。

他随鄭氏出行,目睹糧店中的米即将耗盡、掌櫃無計可施。雖然僅有一家糧店出現了這般情況,又怎能否認其他店鋪不是如此?

淮水未決堤時,淮州有良田萬頃。這裡土地肥沃,四季溫和,每年出産的稻谷足以養活半個大梁,歲貢也是各州之中最多的。自先帝起,于京城外修建積谷倉,貯天下之糧,意在居安思危。淮州,正是積谷倉儲糧的主要來源。

糧店的米,取自臨川周邊縣區。洪水席卷宛城,一路蔓延,波及十三個縣,收不上糧在情理之中。但近兩月前,聖人已下令開積谷倉,着專人押糧入淮,用于赈災。

臨川的管糧同知看到這一幕,不知會作何感想。

沈鶴壓着怒意,眼眸深邃似冰涼潭水。

秦淩羽覺出他有些不對勁,但一路走來,她清楚他不會貿然出頭,招緻麻煩,便平了平心緒,裝作氣定神閑的局外人,并立着等葉泉前來。

流民的情緒越來越激昂,由身強力壯者打頭陣,步步緊逼。如果他們手裡有家夥,早就招呼上了。但如今隻能以肉體凡胎,為自己的父母妻兒搏一條命。

官兵見狀,也操起了擱在牆根下的長棍,喝道:“誰敢上前,與謀反同論!”

這樣的說辭已經吓不倒流民了。這裡的百姓曾經吃着他們耕作得來的糧食,可在天災面前,這些人卻不講人情!

一個大漢呸了聲:“反就反!掉了腦袋,就再也不用受這鳥氣了!朝廷養不活我們,我們就自尋生路!”

大漢聲音洪亮,引來一片附和。

秦淩羽目測他身長六尺有餘,麻布衣衫緊緊裹着隆起的肌肉,驚得那些養尊處優慣了的官兵握着棍棒連連後退。

她為何覺得,此人身上有些匪氣?

罷了,也許是她多慮。出入城門者皆要核驗照身帖,且城中缺糧少藥,山間落草為寇者何苦花費心思入城呢?

-

“幸虧醫師及時趕到,否則今日騷亂該如何收場,還不好說呢。”道童絞着帕子,嘴裡嘟嘟嚷嚷的。

硯書被他掰過臉,使勁地揉搓了幾圈,直到蒼白處泛起紅暈,方才作罷。

為了方便照顧,葉泉已将畫師挪到了自己暫居的偏殿。秦淩羽和沈鶴坐在窗邊的杌凳上,聽葉泉道:“一時管用而已。明日我便送小姐出城,去大營。”

“至于沈鎮撫,你應當有聖旨在身,要留在城中行事吧。”

硯書聽見“鎮撫”二字,險些跳起來,卻被道童按了下去:“哎,你别亂動,屆時再出一身汗,我還得繼續打水來擦。”

他看向軍醫。

葉泉隻是笑着,道:“周公子,你的傷勢還未痊愈,暫時不能回去。想來瞞你也無用,不如将話說明白了,省得誤會。若你走漏風聲,我也不介意換張藥方。”

硯書聽出弦外之音,将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沈鶴坐得端正,窗外的光灑在烏油油的發絲上,濃稠得仿佛上好的漆煙墨。他理了下裙擺,起身道:“鄭夫人與我有約,将她亡夫舊日所繪輿圖交托于我。輿圖緊要,恐怕出不了城門。”

秦淩羽松了口氣,對葉泉行了一禮:“醫師不必擔憂,秦小姐住在鄭家一切安好。聖人已命她重繪海防圖,多住些時日也無妨。”

“鄭夫人念及過往,才收留你們。等糧店的米缸連一粒米都沒有時,她一個孀居婦人,該拿你們怎麼辦?”葉泉收斂了笑容。

沈鶴答:“不到那時,一切事畢。我會奉上吃住的費用,不會拖累夫人。”

葉泉掃了他一眼,不便多言,字斟句酌道:“小姐是将軍之女,鄭夫人是軍中将士遺孀,無論如何,大營會保你們平安。既然校驗輿圖重要,出城一事,就待小姐校對無誤後再說吧。”

“有勞。”沈鶴簡短應道。

他沒有坐回去,稍稍頓了片刻,繞到硯書身側,俯身道:“你确實一點都不記得是誰傷了你嗎?”

硯書對“她”本就有些好感,聞到衣裙上的皂角香,不用道童擦拭,一片紅暈就燒了起來,道:“不……不記得了。”

沈鶴盯着他看了一會兒,視線最終停落在畫師的衣袖處,道:“别鶴山不産群青礦石,這種顔料是從别處運來的。群青珍稀,價格昂貴,加之水路遙遠,運到城中,價格至少能翻三番。”

“為畫《山居圖》,魏沅幾乎散盡家财,才得了一塊群青礦石。以你東家的本事,要再得一塊也并非易事。”

“周公子,我想你那位不曾露面、将你打傷的雇主,應是你東家在某處結識的狐朋狗友。”

-

今日街上格外安靜,行人都是一副萎頓的模樣,低頭趕路。

看來糧食短缺的消息已經傳揚出去了。

秦淩羽走在沈鶴身側,将步子放緩,好跟上他的節奏,說:“我已經知曉你是臨川人氏,但你不曾讀過家父藏書,為何對《山居圖》那麼熟悉?”

之前,沈鶴以曾在淩雁藏書中讀到《山居圖》為由,将葉泉等人搪塞了過去。旁人能信,她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信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