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晨間,杜時笙去陳記肉鋪訂肉,一路上,總覺哪裡有些不對,四下張望一會兒,卻又找不到任何異樣。
就在她即将踏進肉鋪之時,眼角餘光瞧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身影在巷口一閃而過。
雖是很快,但杜時笙仍是認了出來。那人是是張六郎,因是結了怨的,杜時笙便格外注意一些。但奈何他躲閃的太快,隻瞧見了一個背影,他旁邊還有一膀大腰圓的身影,似是一起。
杜時笙不知到底是不是他二人在跟蹤自己,但卻在心内默默記下,張家最是小肚雞腸,此前煎餅攤子的事情,害他家賠了本錢。隻怕,現下自己開了食肆後他們會伺機報複,日後要格外小心才是。
“杜娘子來買豬肉?”陳記肉鋪的掌櫃笑呵呵地出門迎接杜時笙。
葛薩的肉鋪沒有豬肉,豬肉忠實粉絲的杜時笙,隻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陳記的豬肉,價格公道又新鮮。
因為這幾日清歡小館實在生意火爆,杜時笙成了陳掌櫃這裡炙手可熱的大客戶,他對杜時笙也格外熱情心。
杜時笙不知本朝對于紅燒肉的接受程度如何,便隻訂了一百斤來小試牛刀。
臨走時,杜時笙又見到門口幾隻筐子中,似是裝有很多豬腳,她好奇道:“陳掌櫃,這許多豬蹄放在此處做什麼?”
陳掌櫃微一擺手,說道:“送給鄉下親戚的,這東西除了科考前搶手些,平日裡極少有人買,恰巧今日鄉下親戚來串門,給他們一并拿回去了,白白扔了太可惜了。”
“陳掌櫃,兒可否買幾個回去?”
杜時笙心念微動,或許,可以試着用豬蹄做些新菜色。
“正好正好,杜娘子廚藝了得,我這還有雞腳鴨腳,杜娘子若是會烹煮,一并拿了去吧!雞腳鴨腳,就當我就送給杜娘子的了。”
陳掌櫃沒想到杜時笙會買豬蹄,正好将那些無人購買的雞腳鴨腳,送個順水人情。
“那便多謝陳掌櫃了。”杜時笙燦然一笑,俏皮地給陳掌櫃揖了一揖。
“若是日後食肆中賣起來,杜娘子可定要來我這訂貨才是。”
陳掌櫃見杜時笙認真挑撿豬蹄,心想,這小娘子食肆方開了幾日,便聽好幾人說起菜色新穎又美味,尤其是豬肉菜品。說不準,這小娘子日後也能做出雞腳鴨腳之類的美食,豈不美哉?
杜時笙挑揀完,陳記肉鋪的夥計正好也将杜時笙所購豬肉,一并裝上了推車。陳掌櫃讓杜時笙查驗過貨筐中豬肉後,便命夥計将肉送去清歡小館。
杜時笙見陳掌櫃安排妥當,則自己在東市又轉悠了一圈。
一路上,她小心留意着四周,再沒見過張六郎出現,但在陳記門口,倒是見到了那粗壯漢子的身影,甚是眼熟。陳記夥計離去之後,他也跟着離開了。
杜時笙回憶了半晌,猛然想起,他便是寒食那日給阿泰羊肉的漢子!
那日阿泰說,他是張二娘親戚,若是如此,必要更要防着才是。
杜時笙瞧着那大漢走遠,便即刻改道,去了夷和坊找葛薩。
到了葛薩肉鋪,她将來意與葛薩說明,二人商議半晌,便一同出了肉鋪。
杜時笙徑直回了清歡小館,葛薩則獨自去了丹心樓。
回到鋪中,杜時笙便忙着與巧環一起準備今日的菜品。
今日是五日菜譜中的最後一日,食譜是以杜時笙最愛的紅燒肉為主打。杜時笙十分用心準備,意欲讓紅燒肉在今日驚豔四座。
巧環還不會做紅燒肉,于是,杜時笙命她一邊打下手,一邊跟着學。
巧環将整塊的五花肉洗淨後,杜時笙便将它們皮朝鍋底炙烤,将隐藏在豬皮下的毛清理幹淨。而後,她讓巧環将五花肉切塊後入水,佐以姜片、黃酒加熱。
待五花肉煮至七分熟,杜時笙将它們再放入鍋中,文火煎制。直至四面金黃後,杜時笙才将五花肉盛出備用。她又在油鍋中加入黃砂糖,炒過糖色後,又加了她秘制的,去除豬肉腥臊的香辛料和蔥姜等翻炒。
巧環在見她如此繁複的步驟,不禁歎到:“難怪便是王府中庖廚所做的豬肉,也不如小娘子做的好吃,原是食譜上就不如小娘子細緻。我瞧便是善嬷嬷,也不會做這麼好吃的豬肉。”
“善嬷嬷很會烹饪豬肉?”杜時笙笑着問道。
總是聽到巧環說起王府中的善嬷嬷,卻不知,她竟也善烹饪。
“善嬷嬷什麼都會做,莺兒原來就愛吃五花肉,每次她被二世子送回來……善嬷嬷就會給她偷偷煎些五花肉,哄她開心。”巧環認真地回道。
聽了她的話,杜時笙纖細的雙手微微一滞,這又是王府中的龌龊之事吧!
想起莺兒和善嬷嬷,巧環有些傷感,也低頭不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