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娘子果真于吃食之上,頗為精通。
“兒店中這豬蹄,便是整隻豬蹄洗淨炖煮的,未曾去骨。宮中的吃法太雅緻了些,兒覺得,這吃豬蹄的樂趣,一半在豬蹄的皮肉彈滑黏潤的口感,而另一半,卻在啃豬蹄的過程。這喜好美食的人啊,若是不曾啃過豬蹄,也算是人生一大憾事。”杜時笙拿着手中的筆杆比劃了一下,抿嘴笑道。
魏修晏聽完,好奇的夾起了一塊蹄尖放入口中,隻覺彈軟可口,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吃豬蹄也能吃的如此文雅,想來是看不到自己期待的場景了。杜時笙看着端坐在桌旁,細嚼慢咽的魏修晏,心内搖頭歎息,後世燒烤店中,赤膊大漢啃着豬蹄的形象,怎樣也無法與眼前這文質風雅的郎君融合在一起了。
杜時笙正在暗自可惜,卻聽魏修晏認真點評道:“杜娘子所做的豬蹄比起某吃過的,味道要好上許多。”
魏郎君在誇獎我的手藝麼?杜時笙有些意外,印象中,魏修晏雖是也贊過菜肴可口,卻從未如此明确地說過,自己所做的菜肴,比之旁人所做,更加好吃。
魏郎君現下,竟然如此自然地與自己讨論這些人間煙火的事情,杜時笙是當真太過意外。
激動之餘,杜時笙誇下海口道:“魏郎君若吃得慣,過兩日,兒還準備做些豬蹄鹹蛋粽,端陽之時,給郎君送些去。”
“好。”魏修晏點頭答道,而後繼續悶頭吃飯。
于是,後面幾日,清歡小館内的幾人,不僅關門做花糕,還一同做起了粽子。
為了趕在端陽前能将自家的花糕禮盒、粽子禮盒也一并做完,杜時笙又央了孫阿婆一起忙碌,就連小五兒,散了學後也要被她押着寫拜帖。
一時間,幾人似乎又回到了方開始做朝食的忙碌時光。
隻是,現下又多兩人,更添了不少笑料。
阿泰因着與日俱增的花糕訂單,格外興奮,渾身似有用不完的力氣一般。洗模具,壓花糕,蒸花糕,樣樣搶着自己來做。
“小娘子,那蒸鍋太重,放着我來吧!”
“阿婆,恁大一盆的餡料,和起來且需些力氣,放着我來吧!”
“巧環,那花糕盒子堆得太高,容易掉落,小心砸到人,放着我來吧!”
杜時笙忙的有些餓了,拿起一個花糕,阿泰急忙說道:“小娘子……”
但見杜時笙是要吃那花糕,阿泰便住了口,提着花糕盒子站在食肆中間,神情有些羞赧。
“怎的,放着你來吃嗎?”杜時笙打趣他道。
幾人聽完,笑作一團。
此時,巧環正在給面團加面粉,聽了杜時笙的話,一碗面分,盡皆扣到正在桌旁寫拜帖的小五兒頭臉之上。
小五兒原本笑呵呵看着熱鬧,怎料如此“飛來禍端”,“哎呦”一聲,本能伸出手來一擋。那手中之筆,又恰好剛蘸了墨,立時甩出幾點墨汁,落在阿泰臉上。
阿泰并不知是墨落在了自己臉上,伸手一抹,變成了一個大花臉。
其餘幾人,看着阿泰一張大黑臉,小五兒一張小白臉,笑得前仰後合。
杜時笙一邊捂着笑痛的肚子,一邊指着阿泰和小五兒說道:“你們何時學的唱戲,瞧瞧,這不是戲裡的大花臉嗎?”
阿泰卻不知他們幾人為何如此笑個不停,隻是見到小五兒滿是面粉的臉惹人發笑。但見他們如此高興,就傻乎乎站在那處跟着一起憨憨笑着。
一時間,院中融融的燭火,朗朗的笑聲,花糕的香氣和着蒸汽,與墨藍夜空中忽明忽暗的月光交織,在點點星空中飄散開去。
無關乎身份,無關乎年紀,甚至無關乎時間與空間。
**
五月初四,清歡小館忙碌至最後一日。
各家所訂花糕單子皆已交磬,幾人長籲口氣。
杜時笙當即宣布,明日清歡小館仍舊休業一天,好好過端陽節。
“小娘子,明日食肆定會火爆得緊,客人都會來喝酒的!”阿泰不可置信地提醒道。
平日裡小娘子精明能幹得很,怎的今日卻不在意了?其他食肆可皆是摩拳擦掌,等着端陽節這一日賺個盆滿缽滿,不知小娘子為何偏要休息一日,難不成與人約了一道去看龍舟競渡?是何郎君嗎?阿泰在心中默默猜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