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祖母發問,魏修晏老老實實答道:“這是杜娘子食肆的夥計,今日送來的端陽禮盒。”
魏太夫人接過盒子,瞧了瞧魏修晏,笑道:“原來你也有啊?”
杜時笙面上飄過一朵紅雲,笑道:“兒先前隻見過鐘管事,原是不知,魏郎君與太夫人竟是一家。”
魏太夫人并不在意這等小事,隻好奇魏修晏食盒中所裝是什麼,便打開來瞧。
隻見第一層是粽子擺起的幾竿斜竹,生于嶙峋怪石之上,翠色欲滴,正是《竹石圖》。第二層是花糕,擺的《海棠玉兔圖》,一株海棠半開之下,兩隻白兔嬉戲玩耍,甚是生動傳神。
魏太夫人瞧瞧那白兔,又瞧瞧魏修晏,意味深長地笑道:“我記得阿郎近日總帶着一隻泥兔子在腰間,這花糕倒是應景。”
杜時笙聽了,想起那日在丹心樓,魏修晏一把扶住自己的場景,面上又是一陣紅霞亂飛。
魏修晏也似想起什麼,有些不自在,轉移話題道:“杜娘子,這花糕是怎生做的這般逼真生動的?”
說起看家本領,杜時笙便滔滔不絕起來:“兒也是被那黃花梨的屏風啟發的,畫作既可以做成屏風,應當也可以,以畫入食呀!”
“那杜娘子這花糕上的畫,都是自己畫的?”魏太夫人頗有些驚訝。
“兒也就是草草臨摹一下,将要做的畫作,畫于紙上。而後再找個能工巧匠,将一朵朵花,一隻隻蝴蝶和兔子,雕刻出模子來,花糕便是用這模子做出來的。真正的考驗手藝的,是雕刻模具的師傅。”杜時笙謙虛道。
“這花枝子,又是怎麼做出來的?”魏太夫人好奇問道。
杜時笙忍不住露齒一笑,說道:“兒用了面團,和着麻醬和芝麻搓的。”
“哈哈……”魏太夫人和一衆仆婢聽完,都跟着笑了起來。
幾人又說了一陣子話,瞧魏太夫人有些疲乏了,杜時笙便趕緊起身告辭。
“杜娘子這邊請。”魏修晏不等其他仆婢上前,便起了身,親自送她出去。
魏太夫人的婢子攙扶起太夫人,對她笑着點了點頭,太夫人望了一眼二人的背影,與婢子一同回了卧房歇息。
自上回将杜先洵的案宗,悄悄給杜時笙送去後,魏修晏一直想找機會問問,杜時笙可曾想起來何事。
可一則,這事是杜家家破人亡、杜時笙沒入掖庭的因由。二則,杜先洵這事,救人毀田,也當真難以評判。
上一次在她鋪中,魏修晏問她可想與秦州杜氏宗族認親,被她寥寥數語岔開了話題,他也不好再追問。
可這些時日,柳士枚還沒有消息,鐘伯也一直未歸,魏修晏從未曾像這般急躁過,他踟蹰片刻,放緩了腳步。
今日,恰巧隻有他二人,魏修晏有些按捺不住,開口問道:“杜娘子,上回某遣人送去的案宗,娘子可有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