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匠們是外來的,認不出他,直到聽小厮口稱“殿下”,才一個個臉色大變,吃吃道:“二……二殿下?”
蕭知遇覺得這場面微妙,應不是不應也不是,隻好露出個得體的微笑,幾名花匠見他不追究,便佯裝剪花草,一步一挨,舉着剪子悄摸摸溜走。
蕭知遇抿着酸梅湯,不知想着什麼,忽而細瞧了小厮一會兒,問道:“你叫什麼名字?聽你口音,是北邊的人。”
“小的名叫阿努,是王爺從北地邊關帶回來的。”
他見蕭知遇望着他腰帶上異族風情的挂飾,補充道:“這是我家鄉涼州的東西,殿下若喜歡……”
蕭知遇移開眼睛,“不,我隻是想起了故人。”
*
蕭知遇第一次見到裴珩,是在隆德三年春,他那時虛歲十四。
年節後,父皇帶着他去國公府看望長公主,長公主柔慈溫婉,他們這些孩子,沒有不愛在長公主跟前撒嬌的。他和昭斓滿院子追逐玩鬧,不慎撞翻了仆人的茶水,衣服濕了,在這寒冬臘月為免得了風寒,該去換衣。
長公主愛憐地捏了捏他的臉頰,親自牽着他的手去了後院。
路上經過一處梅園,梅花在雪中開得正好,他忍不住頻頻回頭。在屋裡被伺候着換了件過大的舊衣,又嚴嚴實實披了鬥篷暖着,不給出門,他小聲同長公主撒嬌:“我想去出去玩兒。”
長公主允了,讓仆人跟着,怕他去雪深的地方摔了,他卻找機會甩開了仆人,跑去了後院積雪的梅林。
他跑進了林中,留了一串腳印,發現院裡還有個人,是個瘦巴巴的孩子,正隔着小雪與梅枝望向他。
方才随長公主經過時,這園子裡便隐約有人,好似遠遠地、偷偷地瞧着他,他以為是國公府的仆童,此刻一看才發覺不是。
這孩子生得面黃肌瘦,兩頰凹陷,顯得雙目更深更亮,身上穿的居然很華貴,卻并不合身,被過于寬松的衣袍一襯,人更瘦弱了些。
他不知站在那裡多久了,肩上積了點薄雪。
蕭知遇不認得他,心想國公府什麼時候多了個不認識的男孩兒了。
他朝對方走了兩步,想過去問話,這孩子見他走近,竟受到鼓舞似的,抿着嘴角快步走過來,遞出一個藕荷色的香包。蕭知遇瞧着眼熟,下意識摸了摸腰側,才發覺母親給自己縫的香包不見了,大約是來時路上丢的。
他趕忙道了謝,伸手去拿,卻忽然被握住了手。
這人一開口,是嘶啞的嗓音:“你是……”
話還未說完,院中忽地傳來腳步聲,是仆人帶着人找來了,皇帝與長公主很快走到蕭知遇身後。這孩子愣住,望了望長公主,又看向皇帝,在看到皇帝衣袍上的龍紋時,眼瞳一縮。
他下意識攥緊了蕭知遇的手,竟像溺水之人死死抓着一根稻草,攥得蕭知遇手掌生疼。
皇帝說道:“知遇,這孩子是誰?”
蕭知遇也覺着沒見過,長公主笑道:“這是裴氏的孩子裴珩,今早剛到的,一直說想見見昭斓呢,居然自己跑出來了……孩子,你過來,見過陛下和二殿下。”
蕭知遇隻覺緊緊抓着自己的這隻手忽然冷了下來,比冰雪更冷,像是墜進了冰窟,手也很快松開。
半晌,裴珩面無表情退後一步,垂頭跪在雪地上,朝皇帝行了大禮叩拜,最後以額觸地,啞聲道:“罪臣之子裴珩,拜見二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