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撞見有些尴尬,誰知還沒等他想出來怎麼處理呢。尹大壯看見後秒變星星眼。
天知道他也想潑那家糞水好幾年了,終于有人替他幹了!随即二人莫名成了,嗯,一些負責打擊報複(潑糞)的小團體。
這會兒也是二人一起趕往何家鎮,臨下車王叔還一人送了一個草編狀元帽慶祝二人升班。
王叔這幾年在趙惟明的啟發下沒事兒做了不少草編玩意兒,放自己家雜貨鋪賣同時給下鄉貨郎寄賣,沒想到大家都挺喜歡。
許是還是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夫子上課,趙惟明沒覺着有什麼不同。
隻是講課内容稍微深奧些,今天就講了不少論語的注本和本朝大儒的《論語解》。這些都是要背的。
趙惟明這些年背書習慣了到不覺得麻煩,隻是寫文章确實還存在障礙,破題往往得不到靈感。他也去跟夫子溝通過,趙敏給了他一戒尺,隻跟他說:“再讀百遍。”
新鮮的當屬下午的算學課。
他之前理所當然的以為就是教打打算盤,結果這時候哪來什麼算盤,大家用的都是算籌。
算籌用竹制成,運算時需要先在案上布好籌碼,數字1到9分别進行縱橫擺放表示不同位數。
上課的老教谕姓徐,他們第一天入門,徐夫子直接上手教加減乘除平方立方。将小學三年學的東西一下午教完。
随即開始趕整個算學班進度,讓他倆自己摸索練習。
趙惟明學得有點暈頭轉向,算籌擺滿書案。但看着高澤方信手拈來,拿個算籌都好似谪仙下凡,再看尹大壯手忙腳亂眼神麻木。
好嘛,一個比他還會裝杯,一個認他是大哥還要靠他帶。
他不得不咬牙裝若無其事,邊練習邊用前世的數學底子進行心算,這才勉強看出點竅門。
學數學的日子永遠像坐牢,何況是這種如此抽象的算學。
一連三天,趙惟明想象中升班的困難沒遇到,學這個倒是每天回去都要多幹一碗雜糧飯才能飽。
這兩年趙惟明身量漸長食量也大,每天還要挑燈夜讀。趙丫丫就把兩頓飯改成了三頓,每兩三天都買肉回來專門晚上吃。連主食都從一筒米變成了一筒半。
趙蓁蓁也吃得多,六歲的小孩開始抽條的,不過沒長成細竹竿,反而瘦而有勁,臉上泛着健康的紅暈,感覺趙丫丫在家裡沒事兒教她練功。
趙惟明有點酸,不過在任嫂子夥同她兒子又一次罵她妹妹賠錢貨小丫頭片子吃這麼好的時候,套了她兒子麻袋狠揍了一頓。
這兩年感覺沒事兒就打任嫂子家胖兒子,任嫂子想找人算賬找不到。瑪瑙鎮上他們家得罪的人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