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書和萬裡路似乎都是人生必修課。
這兩年他跟随夫子的腳步,一起三更登山,看太陽初生升盡銷雲霧照乾坤;
一起跟着貨船在運河上飄着,聽同行的船夫唱:“槳聲撥情動,我心江中湧,風吹起波瀾,心随而同航。”唱得河邊的阿妹羞紅了臉。
曾停留都城洛陽,繁華如鬥阙星辰。城牆巍峨,城門高聳;市集喧嚣,絲綢飄搖。華燈初上,祭祀慶典不斷;遠望皇宮内金瓦翹楚,龍梁鳳柱。
也會突然興起,改變路線來到不知名的小鎮,看古鎮如煙似夢,青石闆鋪成的街巷蜿蜒。晨曦中,看老屋斜陽籠罩,木門虛掩,暖風輕拂。
他們一行四人幹過拿着孟眀受本家的信物,端着才占八鬥的風範,蹭了場沾親帶故的江南豪族婚禮。
大乾厚嫁之風甚濃,孟眀受師徒跟着娘家人去新郎家鋪房,挂幔帳,鋪被褥,珠寶首飾璀璨奪目。
親迎當日,看新娘鳳冠霞帔,翠眉紅妝,吹吹打打被長長的隊伍擁簇着完婚。
當然,孟眀受此人既能裝得滿腹經綸仙風道骨,又特别愛聽八卦。
也曾帶着他們悄悄跟在一位滿臉怒容手持菜刀的婦人身後,圍觀了一場捉奸大戲。
這厮事後還跟這位娘子執手相看淚眼,表演一出知音難覓相見恨晚,認下了他孟眀受第八個義妹,安排這位“妹妹”和她的店在尼姑庵裡挂個名,今後想成親就還俗,不想成親自然可以背靠大樹過得美滋滋。
除了體驗民生,孟明受授課同時還會給他們分析一波朝堂局勢。
他們所處的大乾朝對比趙惟明前世,同樣從夏商周伊始,曆經秦皇漢武,也曾見證過大唐風華,遭遇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五代十國。
隻是在那亂世末期橫空出世一位天生将才,先是帶兵投奔後柴榮,立下赫赫戰功擴大後周版圖。
後趁柴榮病逝幼主繼位時發動兵變登上帝位,随即建立大乾。
登基後,揮師南下先後滅後蜀、南唐、南漢等國,亡國君主們不降則殺,但隻要肯降的都待遇不錯。
唯獨對于舉一城之力反抗的南唐君主李煜禮遇有佳。
甚至在李煜寫出《虞美人》後大呼:“好詞!”
還厚着臉皮問人家:“可簽名乎?”差點把人家氣吐血。
至于大宋先祖,大乾朝普通人根本沒聽說過,估計還沒發迹就被本朝戰神摁下去了。
最值得稱贊的是,這位開國皇帝晚年仍寶刀未老,一口氣殺得遼兵丢盔棄甲出逃關外。
親兄弟死在他前頭,繼承人就是他親兒子,也絕了高粱河車神續寫的傳奇人生。
親兒子也不錯,在位二十八年期間,進一步削弱相權,整合兵權“強幹弱支”,澄清吏治,勸獎農桑。
二帝穩定了兩百年來戰亂不斷的時代,使國家走向穩定,繁榮初現。1
當今聖上是第三代皇帝,同樣是皇權平穩過渡,改元景平。
如今在位四年,算得上勤勉。
雖然孟眀受曾半夜醉酒後破廟裡點評這位皇帝“庸庸碌碌,毫無太祖、太宗皇帝之風。”
但無論是從百官還是群衆風評來看,這位皇帝都至少達到了及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