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折得一枝春(科舉) > 第57章 戰火硝煙起

第57章 戰火硝煙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有句話叫槍打出頭鳥,可謂把老祖宗的智慧體現得淋漓盡緻。這位康王在轟轟烈烈反劉運動中僅僅是昙花一現,或者昙花都算不上,就是個草垛上崩起來的火星子,僅僅用了七天便被劉太後調動周邊駐軍鎮壓,兵敗而死。

他唯一的成就應當是,點燃了自己,煽動了大乾遍地開花的勤王征伐。

不久,魯王在蒲陽起事,同樣起初聲勢浩大又不到半月兵敗自殺。事後,在京的南安王以及在安省的常山王皆是在其府内離奇自殺。

短短三個月,大乾宗室中青壯男子就這樣沒了大半。

天潢貴胄跟白菜蘿蔔似的砍一送一,老百姓的心也跟着起起伏伏。自三月康王起事後,趙惟明一家便在着實準備着避難事宜。結果等他兩個學生都去考府試了,這事兒還沒個影兒。

某種程度上說,托前述這幫皇家倒黴蛋兒的福,尤其是他們安省還有個跟康王關系密切的常山王以及他手下一衆官僚。

時局敏感期他們安慶知府夾着尾巴做人出題那隻求一個穩妥,等兩少年考完把卷子默出來給他,他都想大笑三聲,全是他給壓過的題!

再加上不少官宦人家子弟都特地避開了這一年科考,倒是給他趙家學堂撿了個大漏:不僅翟子清考了個第十八,就連任旭,都拿了個八十四名!

趙惟明這回是真的連故作深沉都不想再裝,笑的咧嘴。尤其是任旭,沒人想過這小子能行,偏偏他最争氣。這回天時地利人和皆齊備,小少年真有幾分考運在身上。

任旭自個兒也驚喜非常,撓撓後腦勺謙虛道:“是夫子題壓得準,一進考院我就覺得熟悉非常,題也都是夫子出過的練過的,做起來得心應手。”

“那也是你能把握住機會,誰都知道這回考得中規中矩,怎偏偏就你和子清能超常發揮?”他盤着這倆徒弟的後腦勺,十幾歲的小孩兒便是童生了,未來說不定能飛出來些個舉人進士。

忙完這倆的童生認證手續,便是尹思敬考畫院的事兒。這孩子想送去府城也不易,他娘王氏在知道這兩年孩子一直住學堂不是因為在勤奮讀書,而是因為在學畫兒時氣得快厥過去,還是甯不屈一記絕殺:

“王姐姐,若思敬走了仕途,那将來名字上了紅榜有了出息不會惹來那孫家人扒上來說是孩子親爹把孩子認祖歸宗麼?

還是學畫好,大家用的别名,誰知道這是咱們思敬?将來等思敬登峰造極,他們孫家當初瞧不上不願意認的孩子靠着畫畫天賦功成名就,豈不是能當衆氣死那一家?”

沒成想他娘最不願意讓他學畫的理由,經過甯不屈這麼一轉述,直接變成最支持他學畫兒的理由。再加上趙惟明保證府城官學即使是畫學,也會教經講史,王娘子直接心裡妥帖,搖身一變催着兒子立馬上府城趕考。

結果自然也是皆大歡喜,他趙惟明從此有了倆考上府城官學的學生。

當他們正在籌劃翟、任二人考書院的事情時。鄂州英國公也正召集天下有志之士,共同讨伐劉太後。

這位英國公可不同于前述那些草包軟蛋,是有過實打實功績的。年輕時管海防打退過不少海賊,駐守鄂州又接連剿匪大獲全勝,使得鄂州十年無匪患百姓樂居樂業。

又有割肉事親的至孝傳說,所以這一篇檄文一發,立刻招來響應者無數。等傳到他們安慶時,不少“懷才不遇”的讀書人皆是沸騰,三三兩兩結對前往。

同日夜裡,趙蓁蓁秘密歸家,打算帶着這一家人往京城去。

他們這才得知太後同樣發了文,召集天下文人雅士前去京城修書。說是修書,其實就是挖掘英才參政議政,為将來官場儲備菁英。

這個時候太後選擇與那位國公打擂台,是篩選,是機遇,更預示着未來朝堂上的大清洗。如蓁蓁般的這幫女子是太後的天然同盟者,太後自然會借着修書的事兒利好下屬。

嚴峻局勢下京城是最安全也最不安全的地方。蓁蓁這次也是想憑自個兒的努力護住這一大家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