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搬家,趙家學堂的事情也需要一一安置。像齊小武他們四個已經有了功名但還打算繼續跟着他學下去的,他搬家就帶去府城在家裡授課。
另外準備挑了四個家裡沒給安排去處、性格又沉穩細心地繼承他的衣缽。
隻考了童生便不打算再考的就放到鄉下去開村學,村子都是這些年他們是不是下鄉掃盲去慣了的地兒,屆時就算掙得不多養家糊口也是夠的。
另外黃玉誠、範滿倉兩人,一個踏實勤勉、責任心強,一個思維活躍擅長管理還是鎮上地頭蛇,趙惟明打算安排他們接手趙家學堂,租金要的市價一半,隻為了讓還打算繼續留在這兒的學生有個去處。
這四個現在就得安排上手當實習夫子、實習山長了,趙惟明幾乎将整個小學班扔給了他們,自己時不時查查崗。
當然,好幾個學生是奔着他名氣來的,這也得跟他們爹娘商量着幫忙轉學堂。
他想搬離便還有這個原因,有些學子不管是自個兒還是家裡,都沒打算下苦功夫,他教不出來,卻人在家鄉不得不低頭。
現下要搬家,就可以暫時緩一緩開辦新學堂的事宜,降一降他這個“童子試名師”的熱度。
除了學堂,家裡人也要征求意見。劉娘子去哪兒都行,隻是覺得盼盼這麼小怕她吃苦。
趙惟明直接使出一招:搬去府城了将來盼盼上女學還能天天回家天天見祖母,就瞬間俘獲了她的心。
嫣紅妹子快十七了,雖然已經執掌豆腐店生意好幾年,但她們若是都離開放她一個人在這裡又是另一回事。
小姑娘跟趙丫丫學了三招五式的,虎得很,沒覺着自個兒将來一個人撐店有什麼大不了的,暫時也沒招婿的打算。她有墨水兒陪着呢!
墨水兒便是她給家裡騾子取的愛稱。
趙惟明遂了她的意,不過待明年他們走後打算讓小文她娘也住進來,兩人一塊兒有個伴兒也好。
到建元四年春,舉家搬遷事宜準備就緒,他們商量好到了府城在打探趙丫丫消息。
不成想趙丫丫此時居然回來了,高頭大馬上全須全尾一個人兒,隻是臉上添了一道從顴骨劃到嘴角的疤痕。
“娘!你怎麼會去戰場!”忽略掉旁邊兩個女兵,他将趙丫丫迎下馬,心中似有千言萬語要奔湧而出。
“家裡失了你的消息不知道有多急,娘怎麼一聲不吭去了戰場呢?那裡多危險啊!臉上怎麼傷的?一路上找大夫敲過了嗎,小蘭,快去找……”一連串轟過來,趙丫丫竟然不知道該答哪個問題。
“說來話長,畢竟遼人虎視眈眈,哪怕我們不主動出戰,這兩年也必有一戰,與其如此,不如出其不意……”她學着自己的長官曾經跟她說過的,開始跟家裡人講戰局。
“那非得找我娘去?”趙惟明急得有些口不擇言,他不是不知道大局,不是不知道保家衛國,可要打仗要征兵怎麼不征他去,他如今也才二十餘歲!
“朝廷這是沒人了嗎為何單單讓我娘去?我和蓁蓁也是怕極了……”他聲音壓低,仍是掩蓋不住複雜心緒
“當時情況特殊,事态緊急,娘進屋跟你詳談,也是沒辦法……”
“女學那麼多人,那麼多武夫子,就是不該讓我娘去。”他很執拗。
“娘沒危險,這傷是個意外……”
“若再有戰事,便讓我去。”道理他都懂,但這是他娘啊。
趙丫丫看了看眼前又氣又急完全不聽勸的趙惟明,無奈歎了口氣,将他拉到一旁輕輕說到:
“他們叫我去時我原本也在猶豫,可給我詳說遼人,我便想着
若那般的鐵騎真的踏碎了大乾河山,那長順,便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啊。”
她是三個孩子的娘,她要多積德,她要替她們守住了北方,擋住所有南下的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