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木爺爺,柚木奶奶,我們來上菜了。”
“這一道叫香菇滑雞,是道蒸菜,味道鮮香,用的是雞腿肉口感滑嫩,而且去骨去皮,多吃兩口也沒事。”林相旪端上菜熱氣介紹:“這一道叫金玉滿堂,鹹香口的,主要用料是豆腐和雞蛋,加了一點肉末增香,上回您說須彌爺爺牙口不好,這兩道菜就适合他吃。”
“還有番茄蝦滑,蝦滑是用活蝦加了澱粉制成的,口感Q彈,又帶着番茄的酸甜,很開胃的。”
柚木老兩口平時在家煮飯以清淡簡便為主,極少開火,一碗茶泡飯加腌梅子就能當頓飯,偶爾興緻來了也不過是煮鍋米飯加上海鮮,捏兩個簡易的壽司。
像這樣又是蒸菜又是炖菜的,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是滿漢全席了。
老兩口不約而同看向林相旪,眼裡的滿意和高興藏都藏不住,柚木爺爺為人外向,誇獎的話跟不要錢似地往外蹦:“哎呀哎呀!這菜熱騰騰,顔色也漂亮,光看樣子就知道好吃!相旪你厲害呀!不虧是你父母的女兒,生來就是有做菜的天賦!”
“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做菜這麼厲害,我相信你家店一定能重新紅火起來!”
連一向話少的柚木奶奶都忍不住笑着贊賞道:“這菜上來我光看就感覺餓了。”
林相旪笑笑,竈台上還開着火,她得回去盯着便留下季雲惟和顧長雪招待老兩口。
早年,顧長雪一家也住在這片街區,季雲惟經常上門找發小玩,兩人跟柚木家很是熟悉,乖巧地喊人後自然而然地坐下陪老兩口拉起家常來。
回到廚房,林相旪又開始忙碌,她先把泡發好的筍幹切成條,随後熱鍋下油倒入筍幹慢慢翻炒。
這邊的人不愛吃筍子,筍幹就更别提了,現在用的筍幹還是林父林母專門托相熟的華國物産店從老家進的貨,不過買來隻為自家做飯用,并不在店裡使用。決定做這道筍幹絲瓜湯也是想看看這兒的老百姓對筍幹的接受度,如果能接受的人多她就多進點貨,在店裡加幾道以筍幹為原料的料理。
畢竟筍吃的就是一個時令過了季節滋味減半,而筍幹卻能存放許久,加到菜裡更是增添許多風味。
林相旪一邊想一邊無奈搖頭。她可真是,店還沒開起來就已經開始操心菜單了,難道命中注定她要繼承自家小店嗎?
甩甩頭不再多想,是與不是還重要嗎?
對此刻的她來講已經不重要了,既然決定做,就沒有退路可言,無論是陰差陽錯還是命中注定都無需再論。
筍幹差不多微微發黃時,林相旪又把切好的絲瓜下入鍋中一起翻炒,絲瓜熟的快,觸感變軟後倒入一碗清水,加上鹽調味,蓋上鍋蓋焖煮兩分鐘即可。
此時,啫啫魚煲也到了時間,林相旪掀開鍋蓋,魚肉的鮮香混着大蒜洋蔥的焦香猛地往外撲,連坐在餐廳裡的四人都聞到了這股勾人的香氣。
“什麼菜這麼香?”柚木爺爺被這香氣一刺激口水都快掉下來了,本來就饞桌上的菜,這惱人的香味一來他差點忘記禮儀就要動筷。
“有大蒜和洋蔥的香氣!”顧長雪高聲道。
洋蔥、大蒜都是她親手切的,到現在她手上還殘留着一股味,洗都洗不掉,她當然把這股味兒牢記心中。
林相旪往裡頭撒了一大把蔥花香菜,關掉火,從門裡探出一顆頭沖餐廳裡兩位幫手大喊:“來幫忙上菜!”
把砂鍋和一大盆湯轉移到空的台面上,林相旪開始忙碌最後一道菜。
鍋裡加水,放入杏鮑菇再加一點點鹽,等水燒開了就把杏鮑菇撈出。倒掉水擦幹鍋燒油,放蒜片和蔥段,等香味出來後加入杏鮑菇和其他幾樣食材翻炒兩分鐘,待所有食材變軟就倒入鹽、蚝油、生抽、老抽和水澱粉,改大火翻炒至收汁就能裝盤出鍋了。
至此,七道菜全數完成,隻看第一位客戶的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