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傘上的灰抖落幹淨,收回空間,沈姜看向院落。
院子裡散落着木架石塊,大多被齊膝高的野草掩蓋。
走進工廠裡面,各種大型設備已經落了厚厚的灰塵,文件和工服四處都是,看起來,是工廠内部突然發生了什麼意外,衆人撤離得十分忙亂。
【你說,我要是把這個件定為無人簽收退回去,會怎麼樣?】沈姜一面小心查探着工廠内部的環境,一面問筆仙。
[會死。]
【你終于肯理我了?】沈姜笑問,筆仙卻沒回答。
得,氣消了,但沒完全消。
這間工廠一共有三層高,有部分區域似乎還在建造中,電梯井通往地下負二層,但沒有電梯。
沈姜撿了幾份文件來看,都是些内部文件,她看不太懂,隻大概看出工廠主要負責的是木材加工這一塊。
而二樓的幾間辦公室裡,也找到一些報紙,報紙的日期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提及了一件事。
請鎮子裡所有居民,天黑後不要外出。
且時間越靠後,這樣一份提示的版面越大,措詞也越嚴厲,從一開始的友情提示、倡導建議,逐漸演變為強制要求。
甚至會在每天的報紙上寫明當天的日落時間,要求所有居民于日落前半個小時回到家中,緊閉門窗,不得擅自開門以及外出。
也就是說,小鎮裡日落後會發生一些可怕的事,甚至在日落前,也會發生意外情況。
當時的危險是蔓延到了日落前半個小時内,而到了現在,極有可能到了一個小時。
也就是張承平給她規定的,五點以前。
所以實際上,她需要提前送完所有快遞,向張承平彙報确定後,在五點前回到梧桐路117号,如果過了這個時間,多半就會遇到什麼,從而無法成功在天黑前完成任務。
至于小鎮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沈姜又翻找了許久,奈何這工廠似乎會定期清理報紙,再往前的報紙一張都找不到。
已經快中午一點,沈姜也不能多花功夫去找報紙,她現在要找的,是收件人。
踏出辦公室的一瞬,她敏銳地聽到一些聲響。
像是數顆彈珠掉落在地上跳躍滾動的聲音。
這個時候,不怕有動靜,就怕沒動靜。
沈姜當即往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
彈珠的自然滾動是有時間的,沈姜要趕在它們靜止前找到位置,就不得不加快腳步。
最後在一個,寫着“兒童之家”的門前站定。
門半開着,可以看見裡面有不少積木、布娃娃、拼圖、沙包等兒童玩具。
這應該是工廠為了方便員工帶孩子而特意設定的房間,房間挺大,容納三、四十個孩子不是問題,整間屋子的地闆上都鋪了榻榻米,門口裝了鞋櫃,似乎進去需要脫鞋。
而在榻榻米的正中央,散落着七八顆晶瑩剔透的彈珠。
沈姜沒有急着進去,畢竟正常情況下,彈珠落在榻榻米上,不會發出剛剛那麼清脆的聲音。
她左手食指長出一截樹枝,輕輕把門戳開。
因為是供兒童娛樂的場所,光線很好,陽光與窗戶平行,能讓人感受到暖意的同時不被直曬,可以說設計者用了心。
與外面不同,屋裡的榻榻米十分幹淨,一塵不染,像是前一秒才有人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擦去髒污。
忽然一陣跑動聲響起,卻不是在兒童之家,而是在隔壁的屋子。
沈姜緩步走到門口,耳朵靠近掉漆的門,仔細聽着裡面的動靜。
屋内的“人”似乎在沿着牆跑圈,跑兩圈,就會停下來四處走動幾步,然後又接着跑。
腳步聲挺重,不像是小孩能發出的——起碼是個兩百斤往上的大漢。
她想起電影院那兩個巨斧男。
裡面人的體型,和他們相比,隻大不小。
沈姜放輕了呼吸,小心地退後,才退了兩步,腳底下不知踩到了什麼,差點摔了個四腳朝天。
穩定身形後一看,竟是顆彈珠。
兒童之家的彈珠不知何時出現在她腳邊,被她這麼一踩一滑,直接滾向前方,撞在門上。
屋内的腳步聲聽了一瞬,而後響起了電動器械的聲音。
沈姜暗叫不好,轉身就跑。
身後的門被打開,沉重的腳步聲伴随着電動聲向她追近。
沈姜回頭看了一眼,果是個虎背熊腰的男人,隻是手上拿着的不是斧頭,是電鋸。
電鋸已通了電,震動的嗡鳴聲聽得人頭皮發麻,眼見即将被追上,沈姜咬咬牙,索性直接從二樓跳了下去。
這次落地還算穩當,隻是那男人也毫不猶豫地跟着跳了下來。
沒時間多想,沈姜看準一個方向就跑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