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笑容回到葉霏帆的臉上,她看了看實驗器材已經都按照規定被清洗、放好。
“都收拾好了?謝謝楓楓!”
她們走向門口,關燈鎖門後一起走在昏暗的樓道裡,就像這之前每個用完實驗器材或實驗室的周五。
“你接下來去食堂嗎?”馬上到樓梯口時,葉霏帆問道。
“不了老師,我直接回家。”狄楓和以前一樣,保持着隻有考試前一周才會留下來上晚自習的習慣。
“那注意安全。周一見!”葉霏帆了解她的這一點,沒有多問。
“嗯嗯,老師,周一見!”狄楓停下腳步,和往樓梯上走的葉霏帆揮手道别。
教室裡隻有幾個當天的值日生還在幹活,其她人有些已經去了食堂,至于那些桌面上空空的、估計是已經回家或是和朋友借着周五出去玩了。
狄楓掃視一圈,沒有看到學習委員的身影,便走到講台旁邊的桌子上,拿出晚自習的登記表,給自己做上不出席晚自習的記号。掃了一眼登記表,果然和以前一樣,哪怕是高二下的期中考試、考完試後一周的晚自習出勤率也比平時要低。
葉霏帆回辦公室放了教案後就去了食堂,今天沒有她的加課,她可以提前去食堂吃晚飯。
樓道裡的昏暗配上透過窗戶打進來的橘黃,愈發讓人産生時空的錯亂感。
夕陽的光影模糊了視線,七中現代化的教學樓體被視覺神經弱化,她仿佛回到了七年前縣城那棟擺滿了書桌椅的逼仄教室裡,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冬天會漏風、夏天總是被蚊蟲第一個侵入的玻璃窗邊,和近百人一起盡可能地用盡考試後晚餐前的每一滴時間,埋頭沉浸在各自來之不易的習題集裡、邊做題邊靜靜地期待着要幾天後才能出來的二模的成績。
說來也巧,本來,她們學校雖然算是當縣的重點高中,但教學資源卻少得可憐。她當時做的題,還是自己從已進入師範大學、在七中實習的師姐那得到的去年七中的三模題。
那時的A市七中在全省正名聲鼎盛,每年都能通過競賽和高考雙通道保送到四大名校不少學生,更是蟬聯了省高考狀元不少年。
而那時七中三模題中的壓軸題,也被全省許多沖擊top的實驗班奉為沖高分段的經典。
至于前面的普通題,每道題也涵蓋了多個易混淆知識點、是考前查漏補缺的寶典。同時,也是當年吃飯都困難的葉霏帆能獲得的為數不多的除了本省高考真題和一模二模題外唯一靠譜、有效、有詳細解析和得分點的學習資料。
那時的她也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自己會站在筆下幫她飛向遠方的資料“發源地”的講台上,向七中如今的學子傳授振翅高飛的秘訣。
其實今天感歎的緣由并不是狄楓班級出了期中考試成績。下周她帶的高三二班就要迎來高考前最後一次全市統考——二模。
最近幾天,她都會在睡夢中偶爾回想起本以為枯燥乏味的高三備考記憶——日複一日的刷題,她本覺得除了分數的波動和幾次大考、沒有什麼記憶節點能夠去細細地回味。
可是今天,也許是無人的實驗室在黃昏的濾鏡下太過朦胧,談論的話題相似多太高,此情此景太到好處,就這麼在工作的休息時間陷入了舊時的回憶、把清洗試管和整理器械的工作全交給了課代表。
然而,想起狄楓那雙隻在少數人面前真心展露笑意的眼瞳,葉霏帆抿起嘴角偷笑、在心裡默默跟自己說:也可能,還要加一條,此人處事原則太過于置身事外、又與我太過于熟稔,我敢在她面前放松、也不怕她會無事生非傳出化學老師偷懶讓學生一個人收拾試驗器械的傳言。
這是她第一次帶高三、也是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面對本班學生的二模。
距離高考越來越近了。
剛剛悄悄抿起的嘴角又耷拉了下來,年初臨陣接手的畢業班教學任務,她能竭盡全力讓每個人的化學成績沖刺到各自的最佳水準嗎,她能盡可能完美地幫學生的高中生涯和答卷畫上一個完美的句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