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陸離早早地到了有福來,福珠知他沒用早食,給他們攤了煎餅:“到後院邊用邊聊吧。”順便讓陸禾端着兩碗豆漿過去。
陸離拿着熱乎乎的煎餅,伸手又遞給福珠:“光惦記着我,你先用。”
“來的時候我們先給自己攤的,攤完一圈兒,正好鍋就熱上來了。”福珠掀開厚厚的草簾子進屋。
“那就好。”陸離聽她用完飯才放心地咬了一大口煎餅。
“今日來的這麼早,可有急事?”福珠倒了一杯熱水喝,春天風大,喝水少了嘴老起皮。
陸離喝了口熱豆漿,長舒一口氣:“朝廷要籌集糧饷,讓兵士既能保存體力,還容易做的飯食最好了。”
“哪裡起了戰事?”福珠擔心地問。
“現在也不确定,隻是提前準備。”陸離驚訝于福珠反應的如此快:“此事不宜聲張,以免影響民心。”
“自是不能透露一點的,不過士兵人多,做飯的地方又簡陋,隻能做些大鍋飯。”福珠琢磨着。
“飯食除了好做,還得拿時候,行軍打仗途中容易饑一頓飽一頓,可有容易攜帶還能及時充饑的飯食?”陸離将困擾他的問題都說出來了。
福珠添了句:“還有一點就是價廉,兵将人多飯量大,每天的夥食開銷可不少。”
其實軍營的飯食可以采用後世的食堂,簡單來說:出餐快,熱量高。
“若想拿時候,餐飯上一定得有肉。羊肉價昂,還宰不出肉。”福珠說罷看了陸離一眼。
“若是一兩頓還能承受,長期食羊肉,朝廷的錢袋子承受不住。”陸離搖搖頭。
“那平日裡他們都用什麼補充體力?”福珠得先了解了解情況。
“軍營平日裡不食肉,都是糙糧混着細糧用,每個軍營都會腌些菜,基本上冬天就這麼過來了,逢年過節飯桌上才會出現肉,每人分得的量也極少。”陸離實話實說。
沒想到古代的軍營食的跟貧苦百姓一般,甚至還不如他們,福珠心想:這次一定給他們提高提高夥食水平......要是經費足夠的話,嘿嘿。
“雞肉、鴨肉還有魚肉都沒有嗎?”福珠眼巴巴問道。
“你看每家每戶隻養那麼幾隻雞鴨,就算都拿到軍營裡也不夠日日都食的。”陸離說的都有點洩氣。
“隻有豬肉可用了。”福珠歎了口氣,愁眉苦臉地說:“你看咱們養的那些豬夠嗎?”
陸離見她一臉心痛的樣子,噗地一下笑了:“朝廷買也不是不給銀子,價格肯定都按市價來。隻是不知道戰事要持續多久,還得想别的辦法。”
“倒也沒有那麼急,還有鴨蛋、雞蛋一類的,也很充饑,自從過年,大家夥嘗到了不腥臭的豬,紛紛養起了豬,前些日子漬娘忙着給各家敲豬呢,若出錢收購,百姓肯定養的更多。”福珠說是這麼說,但還是想戰事趕緊停下來。
“好攜帶的東西就是豬肉幹了,小小一條,懷裡揣着就行,最能充饑。”
“這是個好法,我回去就與戶部商量。”陸離起身,還不忘囑托福珠:“放心,咱們豬場的豬不會虧銀子的。”
被猜中了心思,福珠臉頰绯紅:“快走快走,光會笑話我!”說罷,見他靜靜地看着自己,索性自己跑了。
陸離在原地,望着她歡快的背影,自己也開心地笑了,這就是生活吧。
福珠在過年前,買了另一個山頭,擴建豬場已經建好了,隻是養的豬還有兩月餘才出欄,希望兩月後用不到,讓京城的百姓得上這口福才好。
為了讓戶部那些“老古闆”嘗嘗豬肉幹是何味道的,福珠特意給陸離烤制了兩種口味的:麻辣的和五香的。
陸禾提着一大包肉幹進了皇宮,裝到托盤上,陸離給戶部的各位大人每人一根,介紹道:“此肉條乃是用烤爐烘幹而成,可放置月餘不腐,一條便能及時補充體力。”
屋裡的人紛紛拿起一條研究,發現這東西是一整塊肉做的,而且味道尚佳,他們原以為幹硬難以下咽,沒想到越嚼越香,年輕的官員嚼的滋滋有味,上了年紀的隻能眼巴巴看着。
一番商量下來,豬肉幹納入糧饷的采購範圍之内。陸離帶來消息,按照市場價采購豬肉幹,福珠趕緊擴大烘烤窯,讓董父雇人殺豬,田氏幫着聯系了村裡的婦人,幫着腌制烘烤肉幹,院子裡每日都冒着袅袅炊煙。
經過一個星期緊鑼密鼓的籌備,第一批豬肉幹做出來了,香噴噴的肉幹已經驅散了水分,乍一看像木棍一般,卻很是耐嚼,戶部的人央着陸離又給他們帶了些去,閑暇的時候用來磨牙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