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19章 東宮(3)

第19章 東宮(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緊握着明亮的伊利昂之劍,海倫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殘破不堪的家宅,離開了已經失去靈魂的父母遺體。

然後,按照先知最後的指示,一路逃到了陰山深處,躲進了果園中央的圓木屋。

獨身一人,硬骨頭的她從此栖身于工具齊備的小屋。

依靠果林的産出,頑強地生存着。

這片山谷位于峰回路轉之間,帶着目的的搜尋者幾乎肯定會在找到它之前深陷于迷路的恐懼,主動打道回府。

但是那些已經迷路的旅人,則會在迷宮般的山路中與小屋不期而遇。

飽餐果子,借宿一晚,然後繼續趕路;如果有條件并且願意,還可以酌情在屋裡的磚砌圓桌上留下自覺合适的錢币;當然,這些錢也是供下一個一文不名的旅者借貸的,還款也是憑自願的。

這就是伊利昂遺民在大山深處種植果園、立起木屋的用意所在。

但是海倫并沒有一直藏在深谷的屋内。

無論是白天或是黑夜,隻要天氣允許,她就會用頭巾将礙事的長發裹住,從谷底一直爬上陰山的最高峰,用那雙大得出奇的榛色眼睛,眺望上百裡之外的動向。

匈奴人将戈壁三鎮夷為平地,更準确講是把城市和耕地統統變回了草場。

如她的名字那樣,充滿陰柔之氣的“焉支山”蘊藏了充足的水汽,在她與黃河之間制造了豐美的漠南草原。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原本在趙家的法律與秩序之下,各族人民都可以從河套地區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現在,隻有匈奴人的家畜徜徉在邊城的廢墟之旁。

直到一年後,一支奇怪隊伍的到來。

起初,飲馬黃河的牧人望見南天邊湧起一團黑壓壓的烏雲。

漸漸地,黑雲細化為以整齊隊列行進的士兵,全都披堅執銳,最前頭還打着一面迎風招展的大纛。

纛旗上的圖案,是一隻現實中并不存在的神獸:軀幹圓圓滾滾,形如龜甲;四肢粗短,貼地爬行;脖頸卻如蛇一般修長,托着一顆三角形的小腦袋。

這是華夏傳說中象征北方黑土地的神獸“玄武”。

跟随着這面旗幟的,則是蒙恬大将率領的大秦朔方軍!

警報随着風一般快的馬兒傳遍了陰山腳下,也驚動了躲在石頭後面偵察的海倫。

前一刻還在擺弄套馬杆的牧民,搖身一變就成了武裝到牙齒的騎兵。

部落的婦孺們迅速收攏了馬群和牛羊,男人們跨上優良的矮種馬,揮舞着彎刀,無數道黑直的髒辮在風中飛舞,嚎叫着向辎重衆多、步兵為主的秦軍襲來!

朔方軍帶着一年前被逐出河套的故趙百姓做向導,找到了這一段黃河的傳統渡口,井然有序地涉過深才沒膝的淺灘。

盡管匈奴騎手從秦軍渡河之初就發動了襲擾,但是最先趕來的草原人畢竟有限,秦軍又多備盔甲弩失,小規模的突襲對其無效。

第一場大規模的交鋒,要等到草原各個部落的人馬彙集在黃河北岸,而秦軍大部隊也已經從容不迫地渡河拉開陣勢之後。

決戰之日,背水戰場,鼙鼓震天動地地敲響,成群的秃鹫早早在頭頂翺翔。

彙聚而來的匈奴騎兵,以部落為單位在無比開闊的草原上一字排開,形成了一道與對手等長的鋒面;

勇士們騎在馬上,張開雙臂,仰望着被他們稱為“撐犁”的蒼天。

一番祈禱之後,就快馬彎刀,卷起煙塵,朝着秦軍軍陣發起沖鋒——

那一個個方塊形的弩陣看上去頗為滑稽,就像羊圈圍起來的黑山羊!

而且,弩兵們端着遠比弓箭笨拙的弩機,一動不動地望向前方,也像一群待宰的羔羊!

對面,軍陣圍繞的統帥大帳,傳出了作戰指令;

頃刻功夫,就經由精準的旗語下到了每個方陣。

當指揮官判斷對面的先鋒沖得足夠近了,便在凜冽的風中打出了噼啪作響的旗語;

立馬,無數弩弦嘈嘈切切地彈響,方陣第一排半蹲的弩手進行了第一輪齊射!

然後,是彎着腰将弩柄抵在小腹的第二排弩手的齊射;

再然後,輪到了站直端平瞄準的第三排弩手;

再然後,第一排弩手已經完成了裝填,開始了新一輪的絕命循環!

馬背上的英雄從來不畏懼任何事物,但這鋪天蓋地的箭镞,就像下個不停的暴雨,霎時間在塵土飛揚的沙場上造成了大片大片的人仰馬翻。

沖鋒勇士的騎射,零星地擊倒了對面方陣中的弩士,就像從一頭濃發中拔下了一根白毛!

就算有三兩騎士沖到了弩陣面前,最多砍到第一排弩兵,後面第二排、第三排以及後備隊仍會保持隊形,迎着死亡,持續射擊!

或者,靈活的草原馬可以繞個大彎兒,從側面進攻軍陣。

但是秦軍有專門的側防和殿後,舉着碩大的盾牌,以逸待勞,完全能夠對付繞行後精疲力竭的匈奴騎士。

就算僥幸在銅牆鐵壁的軍陣上打出一個缺口,秦軍會迅速在同一的旗語指揮下收攏陣線,絕不會方寸大亂。

不多時,沙場上遍布着倒地的騎士和馬匹,幾乎全是匈奴人和矮種馬。

染血的身體上插着的,則是按照“物勒工名”的原則在箭杆上刻下工匠名字的秦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