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32章 東宮(16)

第32章 東宮(16)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到始皇帝辭世之前,莊襄王廟地宮進行的“豫大之業”,已經研制出了後來薩利铩等半自動遠射兵器的原型機。

而在阿房宮地宮中進行的“豐亨之業”,也成功地給雙圓錐無竭輪和那胡蜂形的“戰乘”,研發出了可以取代天珠的控制系統。

可誰料想,豐亨之業的這兩項突破,全都帶着鮮血的代價和教訓。

始皇帝三十五年,“龍隊”的工程師們已經能夠調節雙圓錐無竭輪的轉速;

當然,由于這些位于甲殼蟲形兵乘頭部的雙錐無竭輪,并不跟甲殼蟲四足底部的噴口直接相連,

故而如果沒有天珠導出能量,也就無法飛動那些大甲蟲。

可是,這套雙圓錐無竭輪控制系統,尚未等到被秦始皇帝親自試車,就在試驗中發生了意外。

隻見随着對稱形的雙圓錐在工師的操作下越轉越快,就眼睜睜看着它的殼體不斷發紅發熱;

由于阿房宮地宮通風良好,工程師們一開始對此并不以為意——

直到,這過載的雙錐無竭輪在火光四射中爆發開來!

災難降臨時,手中握着玉枝的大工師司馬鈞就在現場督導龍隊的工匠們;

在一大群被震倒在地、進而嚴重燒傷的受害者裡,司馬鈞卻是第一個恢複過來的;

在烈火和濃煙之下,大工師連忙通過戴在耳郭上的勾玉,通知地上面的人員立即開閘防水!

引自渭河的清水瞬間從管道中傾瀉而下,立即撲滅了明火,卻将小半個地宮都淹沒了。

除了司馬鈞奇迹般地存活下來,整支“龍隊”的優秀工匠全部殒命。

地宮的石牆上,也留下了大片大片過火熏黑的痕迹。

事後,始皇帝親自分析了原因:

雙圓錐旋轉時生成能量中,隻有很小一部分是動能;

即便轉速不高,大部分能量卻因為沒有被天珠導出,而積滞在白熾的轉子内,直至最終引發爆炸。

雙錐無竭輪的事故堪稱慘烈,而一年之後胡蜂形戰乘的單圓錐無竭輪試車時,發生了更加嚴重的事故,差點葬送了大秦帝國。

這次,是十二個工師團隊中的“蛇隊”,用團隊間輪流使用的玉枝,研制出了單錐無竭輪的控制系統;

喜人的是,因為單錐無竭輪與戰乘的尾噴嘴相連接,所以操控單錐無竭輪就能讓整架胡蜂形載具騰空而起。

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大工師司馬鈞和蛇隊的負責人徐伯光,監督着被玉枝開啟的單錐無竭輪一刻不停地運轉了整整一個月,未出任何差錯。

于是,始皇帝嬴政欣然駕臨阿房宮地宮,親自操作戰乘的正式試車,三公九卿連同諸位公子全都到場觀看;

礙于各種原因無法到場的,則通過勾玉和秦鏡遠程觀摩。

可這次,當始皇帝将牢牢束縛在鐵架上的試驗用戰乘挂上了最高檔,當那紫色的閃電從胡蜂尾口噴射出來,

在場的要員和工匠,在見到那光之後,全都身重劇毒,大多都隻有一年的活路了!

這次,連無所不知的始皇帝都沒弄明白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或者,嬴政不到九個月後就暴斃在東巡途中,并沒有太多時間探究原委。

……

最終,是那邪狂的篡位者胡亥将“豐亨豫大”兩項事業的十年血汗付諸一炬。

當一桶桶的石油被胡亥命人嘩嘩灑滿阿房地宮,大工師司馬鈞下到藍色亮點所在的白色地面,似乎為與其畢生事業殉葬。

秦二世沒有理會這“見到那光”的将死之人——但如果胡亥知道司馬鈞此時戴在脖子上、掖在衣襟下的不是一件普通挂墜,而是後者從祖龍屍身上親手偷來的“玉枝”,那麼秦二世也許不會這樣淡定吧!

盡管始皇帝的葬禮名義上由二世皇帝主持,但是畢竟需要掌管玉枝的司馬鈞用其擴散了節肢通道中的一圈圈圓門,讓厚重的銅棺椁和數不清的明器被推入“上具天文”的玄宮。

然後“按照程序”,大工師應該将玉枝投入扁圓墓室之中,并趁一道道瞳孔門閉合之前走出通道。

誰知,手巧的大工師卻将一支精雕細琢的玉雕投入了祖龍的天外地宮,卻将無限分叉的真品藏在了自己身上!

現在,阿房宮的地宮裡烈火熊熊。

大工師走到最底層,最後一次将自己的勾玉貼在耳廓,撥鈴距離鹹陽千裡之遙的雲中郡太子督軍府,在心之眼中神會了他所認為的真天子。

“陛下,”司馬鈞對扶蘇說,“臣胸前挂着的,是重建一切的關鍵。”

三十年後,帕薩斯依然記得自己在那次遠程通話中的所見:鋼梁鐵柱,帶火墜落,砸中知天命之年的匠人,把身負重傷的他埋在了三百尺焦土之下。

可是接下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

隻要勾玉接觸人體任何部位,就會被其他使用者搜索到,在腦海裡浮現出佩戴者的形象。

一旦佩戴者死亡,其勾玉會關閉,對其他用戶隐身,直至被他人觸碰、再次開啟。

然而,對于受了緻命傷的司馬鈞,扶蘇通過半環與其保持同步達四十天之久,也就是說某種神奇的物件,讓大工師不吃不喝地彌留了四十個日日夜夜!

通過勾玉跟垂死者保持同步的太子殿下,也就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切身感受到生命之火是如何在傷痛、饑渴、孤寂中一點點熄滅的……

……

被拔地而起的息壁阻攔,三世皇帝隻能放棄追索先妣的骸骨。

他回到了在建的新都,着手恢複祖龍的基業。

從匈奴聖湖母子湖底下盜走的數萬斤黃金,在交付了慘痛的代價之後,被存放在了莊襄王廟地下的大秦國庫。

大亂過後,大秦帝國這艘百孔千瘡的巨舟若要繼續乘風破浪,這批硬通貨就成了壓艙石和助推力。

領到了薪水的工程大軍,疏通了阿房地宮被泥沙廢屑堵塞的排水溝渠,排空了阿房廣場化做的積水大坑。

然後,從中撈出那人力所不可毀的天帝之器,以及所有被摔碎燒焦的管狀武器。

十二金像被立在極宮基座上,而十二金柱拱起的穹閣則被留在了回填的地坑北側。

從坑底一具灰白骨架的胸骨上,天子親手摘下那神奇的枝條,并将司馬鈞的屍骨厚葬。

豫大之業很快恢複,制造出了第一批無敵之兵。

裝備一新的秦軍不僅平定了中原,而且還西出玉門,控制了大雪山以東的荒漠地帶,敲開了西方世界的大門。

這片進去就出不來的沙漠,于是有了一個新名字:“秦荒”,秦的荒野。

其中,蒙恬将軍率部占領了蔥嶺東麓的疏勒城——這是按照始皇帝生前的指示,控制厲龍之屍的原産地。

隻是三世皇帝萬萬沒有想到:疏勒城裡的居民,相當一部分是昭武城破之後疏散到這裡的月氏遺民!

但這并不意味着帕薩斯會善待自己的母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