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39章 大公國(7)

第39章 大公國(7)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劉恒在稷下學宮了解到了更多曆史秘辛。

楚、随兩國止戈二百年後,随國自願并入楚國。

因為曾随民衆普遍用生前的個人兵器陪葬,所以楚文王的羽劍一度成為唯一存世的鋒羽。

又過了兩百多歲,遊俠荊轲得到了這不畏強禦的利刃,為它加上骨柄皮套,名曰 “寒兮劍”。

在一個寒意逼人的清晨,這位自稱的燕國請降使者,将銳不可當的寒兮劍藏在地圖卷軸之中,大搖大擺通過了秦宮的磁門。

門洞由高純度的磁石壘砌而成,來者身上哪怕帶了一個鐵片,也會立即被吸引出來,被衛兵發現。

不過,無論是地圖卷軸還是那削鐵如泥的刺殺用具,都不含絲毫的鐵質,也就不會出現異常了。

就這樣,荊轲和副使秦舞陽,神閑氣定地走過虎視眈眈的衛士,拾階登上大朝正宮,将秦軍攻打燕國所必須的督、亢地區地圖,跪獻給躊躇滿志的秦王。

正當嬴政忘我于那徐徐延展的帝國圖卷,荊轲猛然抽出羽刃,躍起刺向暴君。

一聲銳響,偷襲被擋——在一旁的太子扶蘇,早就發覺來使眼中有鬼。

當危險來襲,少年不自覺地猛舉左手,腕上銀镯擴展為無兵能破的白虎盾,救了父王一命!

下面登場的,是另外一件“禹兵”。

這時,在陰冷大殿内:秦王環柱疾走,刺客揮劍窮追;衛士遠在階下,侍臣魄散魂飛。

隻見嬴政邊跑邊拔出長簪,解開衣帶,将劍柄緊貼坦腹,把熱量和意念傳遞給它……

然後,卷發一甩,遽然回頭;

手執青紫神劍,拼力揮動一周;

削去荊轲左腿,斬斷殿中銅柱!

前一刻還猛如虎的刺客,突然變成了一隻溫順的貓咪。

因為荊轲親眼見到了青龍劍的出鞘,也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大王啊!”身在血泊的他丢掉手中的兇器,“我眼瞎了,現在好了,終于看到天命所授。我求求陛下,用青龍劍帶走我的魂靈!”

收回紫晶長刃,“建國者”轉向殿門口氣喘籲籲的陸克山,以及其他披堅執銳跑上九十九級台階的侍衛們,吼道:“你們還在等什麼?”

……

……

據說,青龍劍每殺一人,就會吸納死者的魂靈,補充自己的損耗。

這柄以人命為補料的神劍,發掘自一座不同尋常的曾國墓葬,連同其怪異的劍架、四枚閃亮的随侯珠,都是差點統一中國的秦昭王征服南楚的戰利品。

最初時,青龍化身一根長簪,卧藏于“高鼎”的立柱之内。

所謂的高鼎,是一件令人不寒而栗的上古器皿:一種不屬于已知任何合金和五金的金屬,鑄就了一方三足底盤、盤中央尺半高的中空立柱、以及柱頂上的環形尊盤;所有部件的表面,都附着了精雕細刻的小蛇——足有上萬條之多!

而沉睡中的青龍劍,以一根長簪的形式,就懸浮在立柱的空腔中。

任何凡人,無論用多大力氣,都無法把它從尊盤口裡提拔.出來——除了靈劍所認定的“建國者”。

知悉奧秘的昭襄王,将高鼎供奉于其父王惠文王的祭廟正殿。

然後,他與諸位王子輪流嘗試拔劍,但沒有一人當此殊榮,包括王上自己!

無疑,這給昭襄王的野心潑了一盆涼水。

數年後,大将白起擊敗魏軍,完全控制河、汾之彙。

那時候,走完大幾字彎而南下的黃河,在與它的第二長支流汾水交彙之前,要從一道無比高聳的懸崖傾瀉而下——這就是在上古時代與其他名山大川齊名的“龍門瀑布”。

事實上,對于上升中的大秦來說,控制了這道有龍則靈的瀑布,比獲得周邊的土地更為重要。

為了慶祝武功,昭襄王特地在惠文王廟舉行祭典,所有王子王孫都要出席。

之所以要祭祀秦惠文王,是因為曆代秦君都是首要祭司自己的生父。

後來秦王嬴政的時代,呂相邦在秦莊襄王嬴異人的祭廟地下開鑿大秦國庫,也是延續了“首祭王父”的傳統。

儀式上供奉的“三牢”,全牛、全羊、全豬,在祭祀結束後并不會被丢棄。

因為,先王在天之靈已然歆飨了三牢的精華;至于那些糟粕的皮肉,就用高湯煮熟,由孝子賢孫們消滅幹淨。

惠文王廟的院子裡,擺起了一張張餐桌,熱氣騰騰的肉食被端了上來。

席間,那些年幼的王孫們對于玩鬧的興趣遠遠超過美食。

他們的父親嘗試喝止,但都被昭襄王笑盈盈了阻攔了。

“孩子小,慢慢教,”他告誡自己當父親的兒子們,“不能一井挖個鍬!”

忽然,司禮太監臉色大變,指着正殿中那隻瘆人的“高鼎”,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衆人跟過去一瞧:發現地盤的中央立柱裡,竟空空如也!剛才祭祀時還在裡面的長簪,已然不知去向!

但轉念一想:這肯定是有人将休眠中的青龍劍拔了出來,而這也說明,靈劍已經找到了它的主人,“建國者”!

祭廟的院子裡,昭襄王、諸王子、太監們面面相觑,仿佛都在期盼對方承認是自己拔出了神劍之柄。

直到王太子驚呼一聲,指向自己十歲大的兒子嬴易仁——就見王太孫的嫩手上,正攥着那把神聖的青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