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時的路上,洛魂向二位仙子問過一些關于魔域的事。當然,回答他的主要是季煙羅,而林墨仙那小丫頭,隻會一臉“我知道但我不告訴你”的驕傲表情,然後豎着耳朵聽煙羅姐姐用那綿軟柔媚的嗓音介紹。
聖臨宗六堂,分别為——
主财務、貿易的金玉堂;
主行镖、交際的四海堂;
主殺伐、探幽的碧血堂;
主暗刺、衛道的赤練堂;
主律法、刑罰的往生堂;
以及主教育、禮法以及管理宗内一切事務的聖心堂。
六堂各有其行事、起居與修行之所,而且可能不止一處,比如尤其龐大且駁雜的聖心堂,宗内便分了多處分堂以便更好完成宗内的日常事務。而聖臨山脈尤其廣袤,聖臨宗的地盤也極大,宗内禁飛,來去未免太過耗時,故而宗内的分堂都會設陣以便傳送之用。反正聖臨宗家大業大,拿資源砸出來的各種自循環的洞天福地,也能補充維持陣法的損耗,如此便利的方式,自然在宗門内大行推廣了起來。
而前面那座山,想來就是陣法集中處,由此選擇去往哪一處分堂。
洛魂此去,便是聖心堂第七分堂,前往該處進行逐鹿武道會的報名,以此獲取憑證入宴。
其實,洛魂倒也說過,六堂未免設置得有些不合理。如金玉與四海,職能存在相通之處,金玉管貿易,四海管交際,可宗門對外的交際,有一部分就是依靠貿易來實現的,另一部分主要就是靠交流會武了。再如碧血和赤練,二堂合并也無不可。相較之下,聖心堂的事務可就太多了,何不再拆成幾個堂,使之更有效地行使各自職能?
季煙羅則說,我聖臨是個傳統宗門,門訓自由随心,門規卻循規蹈矩。六堂是很久很久之前設立的了,彼時宗門還小,六堂所掌事務相差不大,各司其職倒也無甚不妥。而發展至今,的确顯得有些不太合适,但宗門依然沒有改變,一是習慣,二是傳統。這樣的形象,與宗門子弟随心所欲的表現,甚是矛盾。的确,這是個矛盾的宗門,裡面也全是矛盾的人,可這種矛盾,正是聖臨,正是世人所稱的魔域。
對她的話,洛魂不言。
鐵索橋邊,霧氣環繞,如同寒蟬凄切的秋日清晨,在旭日未起、光線熹微之時,那湖上的煙波彌漫,美而渺然。似一旦踏入這橋,便是邁入了世外桃源,就連因霧色掩藏而看不清的谷間,此刻也變得仙氣渺渺了起來,那潛藏在霧中的山色與水光,無異于意境悠遠的畫卷。
此時,有才子吟詩,有佳人鼓樂,亦有如同出身于這仙境的仙子,着仙裙而舞。
這眺雲峰的山巅,倒是駐足了不少人,同在感慨,這世人口中的魔域,其宗門所在,竟是如此人間仙境。
洛魂想起,季煙羅說過,宗門各處景色皆是人家難得一見的美景。若自己有時間,不妨在允許賓客活動的區域内,去逛一逛,就當散散心了。他沒接受,倒也沒拒絕,他隻是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不言好壞不言謝。而季煙羅對他那冷淡到似乎有些無禮的态度隻是嗔怪了一句,見他沒有反應,也便罷了。她是想要調笑他,可他壓根不睬,縱使有一顆使壞的心,那也沒辦法咯。
鐵索橋對于來到眺雲峰頂的人來說,可供通過的流量還是有些小了。好在來者皆是有些涵養的,也未争搶,一些在此有感而發演奏聲樂,一些席地而坐對弈談天,也有人沒生起那閑情逸緻,徑自從鐵索橋過往去到對面山峰,在聖臨宗子弟的接引下深入其中。
洛魂,自然是屬于第三種人,他默不作聲駐足了片刻之後,正要去往就近的鐵索橋,而此時卻在身後響起了一道有些驚訝的呼喚聲——
“洛兄弟?”
洛魂轉身,瞧見了一人,那人面目清秀,眉間點了朱砂,白裳如雪,超凡出塵,卻是那夜在松橋鎮鎮口見過的邵允。不過,洛魂還不知道他的名字,隻知道他姓邵,而他也僅僅知道自己姓洛。
“别無恙。”
洛魂道,聲音依然冷漠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