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見青山[諸葛亮] >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勾月無聲爬上飛檐,将清輝灑滿庭院。

徐庶坐在一旁,信手撥弄着琴弦,不成調的清音在室内流淌,平添幾分閑适。我将室内幾盞燭台上的燈芯仔細挑了挑,搖曳的火光頓時明亮柔和了許多,溫暖地映照着書案後正在拆閱家書的兄弟二人。

二人偶爾低聲交談兩句,神色溫和,氣氛甯靜而融洽。嗯,兄弟情誼,亦是人間至味,值得細品。我心中暗忖。

落座回自己慣常的側案,順手翻看起手邊堆疊的文書卷宗。目光掃過,卻發覺一絲異樣:除去晚間諸葛亮新批閱的幾份帶有他獨特字迹的竹簡,其餘卷宗皆已分門别類整理得井井有條,名錄清晰,甚至在一些需要謄錄或标注的簡牍上,都留下了勁秀挺拔的字迹。

這字迹......既非諸葛亮那種沉穩中透着鋒芒的行書,也不是徐庶灑脫不羁的草意,更未聽王安提起府上新錄用了書吏。至于諸葛均,他雖已至臨烝,但尚未被正式征辟入公門任職,以諸葛亮那般公私分明、律己律人皆嚴的性子,斷不會讓他插手公務文書。

那......這是誰的字?

我提筆懸在半空,目光落在那陌生的字迹上,越看越覺得那筆鋒轉折間透着一股說不出的熟悉感。

許是見我對着文書半天沒落下一個字,一直在撥弄琴弦的徐庶忽然停了手,廣袖一拂,便斜斜地倚靠過來,順着我的目光瞥了一眼,了然笑道:“如何?季常的字,這幾年倒是愈發精進深厚了。筆力遒勁,法度嚴謹,難怪某些人看了,都不敢輕易落筆,生怕相形見绌了?”

“他還真想做這書佐不成?” 我想起昔日隆中之言,低聲嘀咕,心頭掠過一絲連自己都未深究的複雜情緒,默默将面前那份由馬良整理得異常清晰的卷宗推開了些,“孔明那封言辭懇切、禮數周全的征辟信,豈不是白寫了?他這般大才屈尊于此等瑣碎案牍,未免......大材小用。”

徐庶聞言,促狹地用肩膀輕輕撞了我一下,力道不大,卻帶着慣有的親昵:“我看季常新到臨烝這些時日,公務打理得極是妥帖,條理分明,比某些‘老吏’也不遑多讓。”

他意有所指地瞟了我一眼,随即又正色道:“前線膠着,你既已歸來,不如過幾日随我同去江陵前線走走?總好過困守在這公門案牍之間。”

“不去。” 我揉着被他撞過的肩膀,回答得幹脆,“我這點微末本事,去了也是無用。自襄陽返回這一路,驿站酒肆間,聽得最多的便是曹仁堅守城池不出,周瑜都督急切難下的消息。”

我頓了頓,看向徐庶,“若非如此僵局,主公與師父您,怕也不能在此時抽身回臨烝整頓後方吧?”

徐庶廣袖一拂,指尖點着我的額頭:“好個伶牙俐齒!我看你就是尋些托詞。真不去?不想去瞧瞧你親手送走的那隻‘鳳雛’,如今在周瑜帳下能攪動起何等風雲?”

“不過是在水鏡山莊的一面之緣,他難不成還能記得我?” 話雖如此,心中卻掠過一絲好奇,話鋒一轉:“不過,師父與那龐士元,算得是故交吧?”

“昔年在襄陽學舍,同拜于龐德公門下求學,确有過數面之緣,勉強算得同窗。隻是......” 他搖搖頭,嘴角噙着一抹說不清是無奈還是疏離的笑意,“士元此人,才氣縱橫不假,然性情桀骜孤高,猶如雲中野鶴,向來獨來獨往,目下無塵。庶與他,性情相去甚遠,私交實不深厚。”

“哦。” 我了然地點點頭。眼前不由浮現山莊門前那抹冷傲不群的身影。以徐庶這般看似不羁實則自有方圓、待人熱忱的性情,大抵是與那隻睥睨孤高的“鳳凰”不太相合的。

“那......孔明呢?” 我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低,目光卻忍不住瞟向書案後那位,“他二人既是同門,又有親戚之誼,怎麼平日裡從未聽孔明提起,更不見來往?往日在隆中草廬,我可是一次都沒見過這位龐先生登門。莫不是......”

我的思緒不受控制地開始天馬行空,在“舊怨”、“理念不合”、“道不同不相為謀”甚至更狗血的“愛恨情仇”之間快速跳躍,最終被我強行咽回了肚子裡,隻留下一個充滿遐想的尾音。

“專心些。”諸葛亮突然出聲提醒正在寫回信的諸葛均。少年擡眸瞥我一眼,複又低頭,顯然是被我的絮叨擾了心神。

“瞧瞧。” 徐庶忍着笑,湊在我耳邊道:“你又在胡亂猜測編排。不過,” 他故意拖長了調子,眼中閃過促狹的光芒,“或許,在庶結識孔明之前,他們之間曾有過......”

他話未說完,諸葛均執筆的手再次停頓了一下,這一次,他直接擡起頭,清澈的目光帶着少年人特有的好奇與探究,望向自家兄長。

“并非不曾來往。” 諸葛亮終于擡頭,眼中泛起談及故人時的溫柔神色,“那年隆中大雪,元直初投主公帳下,晴兒也回水鏡山莊過年。士元曾踏着深雪來訪......”

這過于平和的叙述,像一盆溫吞的清水,瞬間澆熄了我腦海中所有翻騰的狗血想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