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九月,天不再那麼的燥熱和黏膩,或許,夏天正在漸漸的逝去。而清晨的涼意和傍晚天際的大朵浮雲,似乎也在告訴人們,初秋已經來了。
課間的時候,齊霏和張敏拿着水杯去熱水間接熱水,透過大的玻璃窗,看到樓下異常的熱鬧,從大門口到操場的那條路上,都是來學校報到的高一新生,還有陪同的家長,拎着大包小包。
路兩旁的泡桐樹枝葉繁密,陽光打在上面,是斜斜密密的光影晃動。
那些家長大多衣着樸素,有的甚至連幹淨都算不上,半舊的鞋子上和不太合身的上衣、褲子上,沾滿的都是泥塵,可是他們那質樸的臉上卻洋溢着最深的喜悅。是啊,在那時,整個縣城不大卻也不小,那麼多個村子,每個村子裡能有一兩個考上一中的,就不錯了,而這家人也是要被村裡人高看一眼的,所以,還有什麼比孩子考上縣城最好的高中更高興的事情呢。
預備鈴響了,倆人拎着水杯回班上課。
語文老師已經進班,擡手在黑闆上寫下“滕王閣序”幾個字,齊霏的注意力卻不在此,她看了一眼窗外,窗外其實什麼都沒有,不過是樓道罷了,她低下頭,在筆記本上随手塗鴉,心裡想着,生活最會欺騙人了吧,如今滿懷喜悅和期待的新生們,是否能夠想到,這偌大的學校,三個年級,上萬的學生,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考上心儀的大學的,他們到時也會失望的吧。可是她也想,或許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那些沒有考上大學,甚至高中都沒上過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也是好好的生活着的嗎,又何必把自己困于方寸之間,一根筋走到頭呢。
等到“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的朗朗讀書聲充盈耳際的時候,齊霏也不得不撇了紛雜的思緒,拿起書,低聲的讀了起來。
第四節課結束,同學們蜂擁一般往食堂走去,齊霏和張敏慢騰騰的,優哉遊哉的在後面跟着,她倆知道,去的早了,也擠不上,幹脆跟大家錯開時間,等大家打飯打的差不多了,她倆也走到了,不再用排那麼長的隊了。
路上,張敏趴在齊霏耳旁說:“哎,你知道明天的新生開學典禮上,誰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嗎?”齊霏看了看張敏,帶着頗為疑惑的眼神。張敏低聲說:“是項苒和周钺。”
齊霏想着,項苒在育才1班,成績一向是年級第一,作為學生代表發言,自然無可厚非。隻是她沒有想到,周钺也會發言。大概是學校領導和老高看出了他身上的潛力了吧,身處普通班,學習又不是特别的努力,但是還能力壓那些尖子班的英才們,考得年級第二,确實前途無量。
到了餐廳之後,雖然她倆來的已經算是晚的了,可還是排了一會的隊。齊霏要了米飯、炝炒土豆絲和西紅柿炒雞蛋,張敏要的是幹鍋花菜和魚香肉絲,倆人經常拼盤吃,相當于吃了四個菜。餐廳裡位置也都坐滿了,她倆等了許久,才等到一個角落的位置。
坐在她們旁邊的大概的兩個高二的女生吧,齊霏瞥了一眼,長得也算漂亮。
齊霏和張敏邊吃飯邊小聲聊着下午的課,聊到下午的體育課時,隻聽旁邊兩個女生聊道:“昨晚高意帶着你去跟誰一起去打台球了?”
“就是高三的程浩然、周钺他們。”
“哎,他倆是不是都挺帥的,性格怎麼樣啊,好接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