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雪舞冬臨 > 第272章 47 三魂七魄

第272章 47 三魂七魄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三魂概念

第一魂屬陽叫也稱胎光或業魂或主魂;第二魂屬陰叫:地魂,也稱守屍魂或爽靈或轉魂或音魂或覺魂;第三魂屬陽叫:命魂,也稱幽精或現魂或色魂或人魂或生魂;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則稱之為“本我、自我、超我”;《十王經》認為這三魂與如來之法、報、應三身不二而二。

七魄概念

經文又說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七轉識就是七魄:一魄天沖也稱屍狗或屍垢(即身識)對應頂輪,二魄靈慧也稱伏矢也稱伏屍(即末那識)對應眉心輪也稱月輪,三魄為氣也稱雀陰(即舌識)對應喉輪,四魄為力也稱吞賊或天賊(即耳識)對應心輪,五魄中樞也稱非毒(即眼識)對應臍輪,六魄為精也稱除穢(即意識)對應生殖輪,七魄為英也稱臭肺(即鼻識)對應海底輪。

天地命三魂(識陰),透過七魄中的天沖靈慧魄屬陰也稱天魄,主思想,主智慧(想陰)。透過氣力二魄屬陽也稱人魄,主行動(受陰)。通過精英二魄為陽也稱地魄,主身體主強健(色陰)。中樞一魄屬陽稱人魄,乃為七魄的中心(行陰)。

人類生命就是從此命魂住胎而産生的。命魂住胎之後,将能量分布于人體中脈的七個脈輪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為人的肉身所獨有,人死之後,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離去,生命即以此告終。三魂當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七魄中兩個天魄兩個地魄和三個人魄,陰陽相應,從不分開。并常附于人體之上。

天魂主光,地魂則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稱為影魂。無光不成影,無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運融合,天光與地相才能與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體眉心的靈慧之魄,才能得以顯現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見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腦和天眼裡顯示出來。因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與肉身而顯化萬象,也能脫離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稱為身外化身。

元神的概念

元神非魂非魄。魂為陽神,魄為陰神,陽神可分為三部分,即天地人三魂。三魂統一中有一點真陰,此為元神。

靈魂的概念

靈魂相當于佛家說的中陰身。在道家裡面,靈魂即是主魂。靈魂(主魂)主宰人的意識,覺魂主宰人的善惡羞恥,生魂主宰人的壽命。人若死後生魂(命魂管七魄)會消亡,覺魂(守屍魂)還留在人間,靈魂(主魂)就依因果循環六道之中輪回。人若做善歸神,靈魂和覺魂就會合一。覺魂(守屍魂)死後大部分會留守在墓地,日久天長也會自然消散。但若是守屍魂進行修練,修到一定程度也能變成一個新的靈魂獲得投胎資格成為人。天地萬物都有魂,植物隻有一條生魂,沒覺魂和靈魂,畜生有一條生魂和一條靈魂,人則有靈魂、覺魂和生魂三種魂。

識神的概念

識神即是指命魂與七魄主管的後天意識。包括了:喜怒哀懼愛惡欲。

識神是在身體大腦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體行為的意識體。生命體從誕生那一刻起就不斷地用身體(包括肌膚和神經)和感官接收天地間各種事物的信息能量,包括風雲、光影、陰晴、冷暖和聲音,在人類生命體中還會不斷接受人文事物,特别是大量地接受知識和生活教導,在大腦裡積累了很多知識信息和事物信息。大腦具有特殊的生物性信息加工功能,大離功能與信息能量之間産生能量旋機,形成大腦思維,不斷複制、演化、創造和提煉新的信息,使大腦内的信息迅速膨脹,信息能量也随之增大,形成信息能量場,具有能量感應性。這種感應性不斷增強,又産生在大腦中,最終與大腦機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體功能的意識體,這就是識神。(此為百度解說)

一般修行的人都容易産生一種情況,認為身體裡面有兩個自己。其實這兩個自己,一個是靈魂,一個是識神。靈魂攜帶了多生多世輪回的記憶。尤其是修行習氣重的靈魂,修行的業力仍會留在靈魂上,伴随轉世。這種人的體質天生容易通靈,第六感強而準。靈魂的意識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的顯意識,即識神。人沒經開悟,就會由識神主事。

神識的概念

神識是佛家的說法指衆生的心和識。相當于道家的三魂七魄的概念。普遍認為衆生的識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也有說有九識,八識再加上阿摩羅識。按照有部、經部和中觀的看法,神識就是意識。意識是客觀實在的物體在人腦中的反映。按照唯識的觀點,神識就是第八阿賴耶識。

第1感:眼識

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注意,眼睛隻能看見,而不會分别;如果你在區别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第2感:耳識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