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夜北慘然大笑起來。笑完之後,他才重新看向她,目光卻陡然淩厲起來:
“所以,我是個注定失敗的必死之人,是麼?”
這是他最不願面對的真相。他明明已經知道答案了,可心裡另一個聲音卻叫嚣着——除非秦兵親口承認,否則他便絕不會相信。
秦兵悲哀地望着他。
她不擅長共情,卻也知道,站在沈夜北的立場上,這确實是任何人都無法接受的可怕現實——
世人皆苦。他再“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最終畢竟也隻是個普通人。人之所以能支撐着自己活在這個操蛋的世界上,是因為他(她)們對未來抱有希望。
未來會變好的吧?人們總會如是安慰自己,他也不會是例外。
而現在,有人明确地告訴他,未來的他會以“失敗者”的身份草草收場、載入史冊、贻笑萬年——換成誰,不會崩潰呢?
“我不知道。”
她輕輕道:“我雖然來自未來,卻并非這個世界的未來。真正知道未來結局的那個人,還沒出現。即便是許萬章,他所來自的那個未來,也并非你所在這個世界的未來——因為我問過他一些他那個世界曆史的細節,發現與這個世界對不上。”
沈夜北怔住。
明明她說的每一個字他都聽得清清楚楚,可組合在一起,卻完全聽不懂了。
“如你所知,我來自未來世界——一個基礎科學趨于完善、科技高度發展的世界。那麼,我就用我那個世界的兩個著名理論來解釋你的疑問。”
秦兵的神情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嚴肅。她緩緩開口,試圖讓他盡可能理解她接下來所說的内容:
“這兩個理論,一者名曰量子力學,一者名曰高維空間理論。其中量子力學與經典力學……哦,據我所知,這個時代應該已經有牛頓的經典力學了,對嗎?”
沈夜北點了點頭:“我聽說過牛頓,以及他的力學三大定律。”
秦兵松了口氣。知道這個,接下來就好解釋多了:
“這個世界分為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牛頓力學就是用來界定宏觀世界運行規律的經典力學,而微觀世界則是探索量子态物質的運行規律。如果按照牛頓那一套理論,世界萬物都有規律可循、時空也不可能倒回。然而,在我所在的那個年代,量子力學已經證明——經典力學下的所謂‘科學’并不完全就代表了宇宙的真實。”
“量子力學,簡單來說就是量子處于疊加态之下存在兩種不同的‘可能’,需要人的觀測才能最終确定它的現實形态。就好像薛定谔的貓:把毒藥放在裝着貓的盒子裡,在打開之前,貓處于或生或死的兩種狀态;隻有當揭開盒蓋的那一刹那,貓的生死才得以最終确定下來。”
令她這個文科生意想不到的是,沈夜北居然聽得入迷了。他甚至對她的“理論”提出了質疑:
“人的觀測?動物的觀測就不行麼?而且既然稱作‘力學’,就證明這種理論并非迷信——既非迷信,又如何解釋觀測能改變物質形态這一現象?”
“好問題。”
秦兵微笑道:“因為觀測本身也是一種向外界發射能量的方式,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能量其實就是高能光子。量子就是在這種外部能量作用下停止波動、發生坍縮,才會發生形态改變的。”
她以為自己解釋得并不算清楚,但沈夜北還是颔首道:“請繼續。”
天呐,他居然聽懂了!
“量子力學後來颠覆了經典力學甚至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讓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發出了‘上帝不會擲骰子’的感慨!什麼叫上帝擲骰子呢?就是萬事萬物的發展毫無規律,無法通過确定的定理、公式預判——也就是,回歸到人類蒙昧時代的有神論。因此在我們那個年代,有句調侃的話叫做‘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說的就是量子力學可以解釋一些現有科學無法解釋的怪異現象。”
她定定地看向他那雙美麗的綠眼睛:“其中,就包括時空穿越。”
這又是扯淡了:畢竟相對論本身就已經提出了在高速或者引力場作用下、“時間”這種東西的可變性。不過沒關系,反正他也聽不出來。
沈夜北沉思了一會兒,才又道:“時間隻能向前推進,無法回溯。量子力學能反駁這一點麼?”
“或許。”
秦兵道:“研究量子力學的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不過我水平有限,就不贅述了。這裡可以順理成章地引出另一理論:高維空間。”
“所謂高維空間,就是位于我們所在的三維世界之上的那些四維、五維……以至于無窮維空間。世界是三維的,人類及萬事萬物當然也是三維的,而所謂‘三圍’即長寬高。可是我們的觀測能力、認知水平限制了我們對更低維和更高維的探索……好吧,說回正題。”
說到這裡,她莞爾一笑:“廷鈞,你可以想象一下,白紙上的一個點。這個點沒有長度、寬度,更不會有高度,沒有質量,它就隻是一個無窮小的點而已。這個點,有沒有可能是零維生命?”
沈夜北好笑地蹙起眉頭。他的酒勁兒似乎下去了,人也清醒不少:“一個無窮小的點,怎麼可能是生命?”
“豈止是生命。它們甚至還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建立起來自己的文明了呢。”秦兵随口開了個玩笑,旋即又接續下去:“抛開零維的點不論,現在讓我們橫着畫一條線,再垂直畫一條線,或者索性畫一個不規則圓——這就是二維空間。”
“也就是面?”沈夜北若有所思。兒時小教堂裡的幾何學基礎并沒有白學,總算派上用場了。
“不錯,二維平面。”
秦兵罕見地興奮了起來。說起與她文科專業無關的東西時,她居然興奮得手舞足蹈起來:
“我們是三維生物,這個應該很好理解。那麼這個平面的二維……假設它也是智慧生物。既然是智慧生物,大概率也能建立起自己的文明——它們之中出現一位科學家,這位科學家終其一生都在試圖看清自己所在二維世界的全貌,可惜它失敗了。知道原因嗎?”
“是因為,它們隻能在某一特定時間看見其他二維物質的線段,而無法同時觀測其整個平面——除非,像人類一樣,制造出蒸汽飛鸢到天上俯瞰下方的地球……不對。”
沈夜北邊說邊想,最後竟否定了自己的猜測:“即便制造出比蒸汽飛鸢更厲害的觀測工具,人的肉眼也無法在同一時間觀測到一個球體的所有部分。所以說,二維生物無法看清自己的全貌,更無法看清三維物體——甚至,根本無法想象出來它們的真實形态。同理可證,三維生物也無法觀測、甚至無法想象四維物體的真實形态。”
“太厲害了!”秦兵由衷佩服地豎起大拇指。同時她也有些可惜——以沈夜北現在的年紀,再去從基礎物理學學起,恐怕已經晚了:“那麼,二維生物所看到的三維物體是什麼樣呢?或者說,要讓二維生物切身感受三維物體,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