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兮曬完衣服,立馬奔去抓起手機,看琳琳有沒有給自己發消息。
将手機按亮。屏幕上并沒有收到消息。自然就沒有琳琳的。
言兮坐在椅子上,舒了口氣。
沒有收到消息,自然就沒有錯過,就沒有晚回。
言兮是很害怕沒有及時回複琳琳的。她内心很喜歡琳琳這個女孩,喜歡跟她聊天,感覺跟她聊天很舒服。
有人說,如果你跟一個人聊天覺得很舒服,很聊得來,你說什麼對方都能接住你的梗,那麼,這個人的見識與情商一定在你之上,對方在向下兼容你。
或許是吧。想到這兒,言兮輕歎一口氣。或許也隻能這樣解釋喜歡跟琳琳聊天的原因了。
言兮點開跟琳琳的聊天窗口。窗口一直是沒關的。言兮跟其他人聊完之後會習慣性删除消息列表,唯獨跟琳琳的聊天列表不會删。
倒數第二句話是言兮說的:那我先去洗衣服了。最後一句是琳琳說的,一個嗯字。
這是洗衣服之前的聊天結尾。
現在言兮匆匆曬好了衣服,立馬發消息:我洗完了。覺得缺點什麼,又在後面加了一個可愛的表情。
她們說了很多無關緊要的話。不過這不重要,能跟琳琳聊天,言兮已經感到非常滿足。
她們是各自的網友。對于言兮來說,知道一個人的名字、年齡以及哪兒的人,就算是認識了。
言兮不知道琳琳長什麼樣。但她總在猜想。有時想得多了,還會夢見琳琳。夢見她穿着當地一個中學的校服,走在一條凹凸不平的水泥路上。朝自己走來。
她不記得夢中有沒有跟琳琳說過話。也不記得琳琳的發型、長相。
言兮醒來之後,總是在努力回想。
但那畢竟是夢。即使硬着頭皮努力修複夢中琳琳的容貌,或許真正的琳琳也不長那樣。
言兮看到别人給琳琳的留言,說她是一個孩子氣的學霸女孩。
那應該是出現在琳琳現實生活中的人寫的留言。言兮覺得,對琳琳的了解又更進了一步。
她非常羨慕琳琳現實生活中的人。羨慕琳琳的家人、同學、老師。他們都能跟琳琳面對面交流,都知道琳琳長什麼樣子。
隻有言兮,對網絡另一頭的網友充滿想象。
還明确知道的一點是,兩個人的所在地相差很遠。即使是做短途旅行,也無法到達對方的城市。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度着。
後來,言兮很少看到琳琳上線。琳琳比言兮大兩個年級。學習應該變忙碌了很多。
有一次,言兮驚喜地看到琳琳在線,猶豫了一會兒,選擇給對方發消息打招呼。
但是,琳琳很久都沒回複。
直到下次上線,才看到琳琳的回複。沒有任何文字,隻有一個表情。
言兮覺得有些失落。但也沒有多想。畢竟現在的琳琳上線,肯定不是為了玩樂,而是有事情要做。比如要處理學習資料。
琳琳似乎有種神秘的魔力,能潛移默化改變人。以前的言兮對學習的态度不算認真,無所謂分數。但自從認識了琳琳,她開始努力學習,不再懈怠。
一旦懈怠學習,言兮便有種對不起琳琳的感覺。内疚,自責。然後鉚足了勁兒,一心撲在學習上。
很長一段時間,兩個人都沒有聯系。
又過了幾年,言兮看到琳琳不再用電腦在線,而是用手機在線。她意識到,琳琳不會再長時間不上網了,因為有了手機,以後琳琳也許會一直都在線。
因為這個時候的琳琳已經上了大學。考上的是重點大學。
又過了兩年,言兮也上了大學。受琳琳影響,跟琳琳一樣學了法律。
彼此很久都沒有聯系。言兮主動找琳琳聊天,告訴她,自己學了跟琳琳一樣的專業。
琳琳知道後,表示了驚喜,給了言兮積極的回應。
言兮問琳琳,為什麼選擇學法律。琳琳說,你知道律師接一個案子多少錢嗎。而且學了法律之後,看很多問題都一目了然。
琳琳說,老師講了一個案例。一個男人跟一個女人進入了談婚論嫁的階段。男方家說父母幫買房,不加女方的名字,但是男女可以一起住,并給女方比當地标準高一點點的彩禮。女方出房子裝修的錢,再陪嫁一輛幾十萬的車就好。說孩子出生了婆婆帶,不需要女方操心。
如果雙方都能一直幸福美滿就沒什麼事。但如果吵架,男方就能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我的房子,你滾出去!”如果離婚,房子也沒有女方的份,過分的還會叫女方把房子裝修的材料敲下來帶走。至于車子,肯定會貶值,女方是虧的。女方付出的财力遠超于男方給的彩禮。如是孩子出生,婆婆再找各種借口不幫忙帶,女方隻能吃啞巴虧。畢竟口頭承諾,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保障。父母也沒有幫子女帶孩子的義務。
從頭到尾,男方都在算計女方。
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算計你的,而是會為你的利益考慮。
言兮問,那後來怎麼樣了。
琳琳說,女方父母一聽男方這麼計劃,迅速炸毛,這不是把女方當傻子嗎。若是位置一換,男方不見得願意出裝修錢與車的錢。後來婚事就黃了。
言兮說,男方一直在算計女方,那還談戀愛。圖什麼呢。
琳琳說,所以不能被對方表面的好迷了雙眼。說幾句貼心的話就被感動,給自己遞一雙拖鞋就覺得這家人不錯。
這是多年不聯系之後的第一次聯系。也是這後來琳琳跟言兮聊得最多的一次。
言兮一如當年喜歡跟琳琳聊天。現如今兩個女孩都已成年,琳琳比以前多了一分理性與冷靜的氣質。這是字裡行間能感覺到的。或許是受所學專業的影響。
一個傍晚,言兮在宿舍外面曬衣服。又是在曬衣服。不過,現在并沒有在跟琳琳聊天,所以不需要着急曬完去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