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許洛
我是許洛,一個祖籍洛京但現居邯鄲可是馬上就能光榮返鄉的王畿人士。
我這個人可能不怎麼出名,但我的店那可是全邯鄲十裡八野家喻戶曉的:外史卿姜大人來這兒蹭過飯,大司農黃大人在此吹過牛,王驚雲王大人更是在裡面談過天下大勢。
沒錯,我的店就是徐遠特色旅遊景點且特色菜品為“周王室特供魚脍”的——洛水酒肆!
說這麼多主要是為了防有人擡杠——人紅是非多,店紅紛争遠。
說來話長,自從我家酒肆以其精美的陳設、優雅的布局、美味的菜肴和親民的價格(真的沒打廣告,真的)收獲自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的一緻贊揚後,各路街溜子,酒蒙子和砸場子的也都聞着味兒來了。
什麼”洛水酒肆怎麼不開在洛水啊”;
什麼”大周沒了這麼久了,周王室特供啥的肯定是假的吧”;
什麼“這魚脍根本不是洛京正宗做法,這招牌是騙人的”……
雖說對于問這種問題的人我基本見一個打一個,但打得多了也會胳膊酸不是?所以我就在店門口立了個牌,對諸如以上問題進行了詳細解釋:
“不開在洛水關你屁事?!我開在地府賣孟婆湯都沒你插嘴的份!”
“爺寫的招牌命樂意!我寫成堯舜禹特供都行!民部都沒找我麻煩輪得到你哔哔?!滾!”
“我是廚子還是你是廚子?是廚子也閉嘴!我家祖傳十八代都是這個做法,你個野廚子嫌不正宗去洛京吃去!滾!”
當然,以上問答都是為了省事兒,圖清靜。
至于這幾個問題真正的答案嘛,那就說來話長了。
衆所周知啊,我是一個廚子。我爹是一個廚子,我爺爺是一個廚子,我曾爺爺是一個廚子,據說我祖宗十八代都是廚子,而且還都是做魚的——至少我爹是這麼告訴我的。
我家當年住在洛水邊兒,家裡經營着一家酒肆,就是洛水酒肆——看見沒!洛水酒肆當年真在洛水!
我從小到大,不是在廚房,就是在船上,網過的魚比見過的人都多。一般來說,這會導緻身上一股魚腥味兒,同齡人見了都躲得遠遠的——不過我不一樣,因為我會做魚給他們吃。
不管啥年頭,有飯就是天嘛。
雖說這麼做也有點兒小缺點——比如某天老爹進後廚後發現魚全被我分吃完了,再比如我被揍得嗷嗷哭,被迫在床上躺了三天。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家店可是十八代傳承,洛京正宗,和宣傳完全一樣,各位多多光顧,别被傳言騙了!
好,廣告打完了,咱接着往下說。
反正我家祖傳的店就這麼開着,也沒什麼風波也沒什麼曲折,我也過着不愁吃不愁穿三天挨兩頓揍的幸福生活。
可惜這年頭啊,世道不關心我們的死活。
十多年前吧,老皇帝突然駕崩——然後皇帝一家子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先是有人謀反,随後骨肉相殘,接着太後垂簾,然後宦官專權,反正怎麼亂怎麼來,這幾年把其它朝代幾百年的活兒都整了,搞得腥風血雨。
這一亂起來啊,就停不住了。小皇帝他哥哥也來湊熱鬧,想混個皇帝當當。可能是他覺得自己謀反希望不大,所以就密秘聯絡幾路諸侯,兩周,直接一路殺到了洛水邊。
于是雙方就開始火并。最後太後死了,丞相死了,想鬧事的哥哥也死了,就說曆史久遠的洛京四家基本都殘了。當然,洛京城裡很多平民也都死了。
小皇帝怎麼樣我不知道,有人說他燒死在了宮殿裡頭,有人說他跑了,也有人說他改頭換面去了山上的觀裡。
不過這跟我有啥關系?頂多是,往後兩陣子多了不少人舉着小皇帝的名号打來打去,然後又死了不少人。
洛京城就是那時候毀的,畢竟幾路作孽的諸候誰會在乎這個?攻城的時候又是火燒又是水淹,進城的時候又是拆家又是搶錢。
尊王攘夷,你們也配?你們配個幾把!
但那時候吧,罵歸罵,我也沒法沖上去和他們拼命——命還是很重要的,能留着就留着吧。
其實吧,諸侯那邊燒殺搶掠的,洛京這邊掌權的也不是啥好人。
不參軍——他們叫為他們獻身——提到這兒我就來氣!你們一家子吃我們的用我們的不滿意了還會拆我家鋪子,讓我為你們送命?為爹娘送命我都得考慮考慮!看看腦子是不是被米蟲啃了!
啊,接着說。剛才有點兒激動。
——不參軍,我們就隻能當好漢了——好漢不吃眼前虧。
我爹帶着我們一大家子準備出逃。
正門是肯定不能走,去了就是送死;幾個側門也不成,有人試過了,守兵大堆大堆的;甚至幾條暗道都不行,連老鼠洞都被堵死了。
多虧我爹天天在河裡網魚,對洛水流向是一清二楚。他帶我們和一船家當上了條暗河,他說從這兒能出去。
暗河洞頂很窄,我隻能半趴在船上。水流很緩,洞裡很靜,靜得讓人發慌。
洞裡挺暗,我看不清楚水的顔色,不過我以我多年下河撈魚的經——驗保證,這色兒肯定不正常。唉,其實也用不着經驗,有腦子的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