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溷坐下後,衆人也都圍坐起來。
兩名藍天架着跳橋的青年,也把他摁在淳于溷的前面坐下。
淳于溷說:“想自殺的人,其實是得了一種病,叫‘精神郁結症’,顧名思義,是這個病是因為一時想不通,形成郁結,走進了死胡同。
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找一可以傾訴之人,加以開示和疏導,負面情緒和心裡的郁結就會緩解,就不會做出今天這樣過激的行為。”
跳橋的青年低頭不語。
淳于溷道:“你知道嗎?其實,我們所有的情緒都是假的!
一個不修行的人,一件事可能會氣得你,三天三夜睡不着覺;甚至,你會一輩子從這件事出不來,有沒有?”
聽到問話,跳橋青年擡起了頭,但還是不言語。
淳于溷說:“你被情緒折磨了一輩子,生病了,精神上得癌了,痛苦的是你自己。當然,人,都有情緒,我也一樣。可是,我的情緒來了,一秒鐘,又結束了。
世上的事,本無好壞。
所謂的好事、還是壞事,都是自己意識定義的,是自己的念頭定義的。但是,你如果起情緒了,傷心的是誰?是你自己啊!
你之所以,今天如此痛苦……小了,是你的格局小了。
不就是老婆跟人家跑了麼?不就是孩子不是你的麼?
有句話:心,大了;事,就小了。
那心怎麼能大呢?
你要反過來想:其實,他倆呀,本來就不是我的!我又何必為他們的失去,而傷心難過呢!?
你還年輕,要多看聖賢書。
讀書,是為了什麼呢?
讀書是為了明理。就是為了提升你的認知,提升你的境界和格局。境界格局一旦提升,所有的問題都會消失。
記住一句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為什麼要跳橋呢?在這天地之間,除了生死之外,都是小事。你又有什麼過不去的呢?”
看到年輕人,仿佛聽進去了,淳于溷趁熱打鐵道:“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如果你聽懂的話,你可能會因為這個故事,而瞬間醒來。
有一個女人,年輕的時候,丈夫離世了,她隻剩下一個兒子。
她也曾經想過要再次結婚,但是她問了她的兒子以後,她兒子不同意。所以,她為了自己的兒子,決定終身不嫁。
她用了30年的時間,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養大,自己一天打三份工,送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出國留學,去美國……她把她賺來的所有錢,全都用在自己兒子的身上,她得全部心思都在兒子身上。
結果,當她老了,退休了,她想,兒子在美國已經成家了,娶了老婆了,生了孩子,她想陪她的孩子,她想跟她兒子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因為她在大陸沒有任何親人了,她活着的價值,也就是她的兒子。
然後,她給兒子寫了一封信。
她說:親愛的兒子,媽媽已經老了,已經退休了。我現在唯一的念想,就是能夠跟你生活在一起。我準備來美國跟你一起生活,每天都能陪着你。
寫完這封信,她自己很開心,因為她在想他兒子肯定會馬上回來接她。
結果,她收到封回信,她急忙打開了信封,卻發現,有一張三萬塊錢美元的支票,她很驚訝!因為,這麼多年來,她兒子從來沒有給過她一分錢。
留學,找她要錢;結婚,找她要錢;在美國買房子,也找她要錢。從來沒有給過她一分錢,她很驚訝!
她馬上打開那封信,信上的話,讓她錯愕:“媽媽,我們經過商量,不歡迎你來美國。如果你覺得,你養我,花了很多錢……我算了一下,你這麼多年給我花的所有的錢,不超過2萬美金。我給你了三萬,多的錢,就當是利息了。以後,你過你的,我過我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你知道嗎?
那個媽媽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