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溷道:“不就是‘中庸’二字麼!
什麼是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的理想人物,共創‘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仔細讀一讀‘美國MTC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新模型中的8項能力和61項指标’,哪一條,哪一項不是朝着這個目标去的?
所以說,教育的改革,與其跟着歐美去學,不如從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的教育模式中,尋求答案。
反過來說,連發達的歐美都學習孔老夫子的教學方法,作為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又有什麼不自信的呢?!
下邊說另一個話題,它與教育關系不大,但對‘發改委’,可能有點關系。
既然總書記給我們提出了奮鬥的目标---中國夢。
不知各階層的領導,是否理解什麼叫‘中國夢’。
所謂中國夢,無非是,讓中國人過上好日子。
過什麼樣的好日子?到西方世界裡根本找不到答案,必須從‘中國文化’裡去找。
在古代,人們過着簡樸而幸福的生活。他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傳統,注重家庭和社區的和睦。這種極簡的生活方式,卻讓人們幸福感和滿足感十足。
這樣的生活,就是中國夢。
百姓的要求高嗎?當然不高!
這樣的中國夢難以達到麼?不難達到!
為什麼不去做呢?不知怎麼做!
總書記不是告訴我們了麼,讓我們‘文化自信’?難道‘文化自信’了,就能實現‘中國夢’?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隻有‘中國文化’這把金鑰匙,才能打開‘中國夢’這把金鎖。
無論是現在,國内的困境;還是世界上,中東的戰争,唯有‘中國文化’方能化解,才能平息。
先說一說,眼前的問題---太原的跳橋。
為什麼要自殺呢?很簡單,因為活着,沒意思!
光是我們中國人活的沒意思麼?恐怕住在歐美的人們,活的就更沒意思了!
聯合國報告早就指出,人類21世紀面臨最偉大的生存挑戰,不是污染、不是戰争,也不是瘟疫。而造成人類傷亡人數最大的生活事件就是---我們的幸福感偏低!這是21世紀,人類面臨特别重要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