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焦慮,心裡就會起變化,行動就起了異常。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孩子,是教育工作者取得績效的犧牲品。
作為教育工作者,尚且做不到‘順其自然,終其必然。得之坦然,失之必然。’這不是社會的悲哀嗎?
第二點,身為家長也焦慮。
焦慮的原因,剛才二位也分析了,就是面臨着失業潮麼!一味地質問我們太原為什麼這麼多跳橋的。
因為太原沒有支柱産業呀,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啊!
找不到工作,肯定焦慮;一焦慮,就往死裡弄孩子,讓他好好上學,将來找一份好工作……
所以說,我們的孩子,是焦慮教育的犧牲品;我們的孩子,是焦慮時代的犧牲品;我們的孩子,是城鄉劇烈一體化的犧牲品。
如此,我們現在的社會,還能看到天真的孩子麼?沒有吧!
因為,我們的孩子,他們根本就不開心,他們迷茫,根本就不知道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走。從出生那一天開始,他的爸爸和媽媽,已經幫他設計好了這個軌道,而非他們自己的意願。
雖然我們的孩子們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他們不知道要追求什麼?更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我們可憐的孩子們,漫無目的地被時代擁着往前走,如同行屍走肉,根本就是空心人。
以我倆教了一輩子孩子的經驗,我感覺,其實,能力比學曆更重要!
既然,這飄飄厭煩讀書,那麼,社會對于她來說,就是最好的接受教育的課堂。所以,我建議,讓飄飄跟着你,多學本事,她的未來,未必比清華北大的孩子差!”
淳于溷長歎一聲,“直播,雖說是一條出路,但都走這條路,也會堵塞的。現在各行各業哀鴻一片,都在抱怨日子不好過!
‘哀鴻遍野’之現狀,難道政府看不到麼?
這種現象,就像‘新冠疫情’,它是會傳染的;它會讓人們産生焦慮和恐慌;焦慮和恐慌一旦達到極點,就變成了憤怒;憤怒便可導緻社會矛盾;矛盾一旦激化,後果不堪設想啊!!
這是最最現實版的蝴蝶效應啊!!!”
李老師問:“如何解決,才能先緩解矛盾?”
淳于溷道:“無論世界如何變換,無論國内境況如何糟糕,當政者隻要靜下心來,找一找當今社會的主要矛盾,找出原因之所在,啟動中國人的智慧,就沒有化解不了的難題。”
李老師追問道:“這症結究竟出在哪裡呢?依您看來,當今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淳于溷道:“當今社會,主要有兩大矛盾。
一是,産業矛盾。
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或者說,中國産業的主要矛盾,是産業體系主次不分,沒有動力産業,沒有拉動經濟發展、拉動配套産業發展的發動機産業。
當然,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淘汰一些崗位,但也會創造一些新崗位。何況這個‘工業4.0’智能化的時代呢!
但,每一個新概念的提出,我們都不要盲目地去跟風。因為,國情不同麼!如果真想跟風,不想被西方給落下,非要跟上工業4.0的這個‘高新産業’的步伐。那麼,我們就要為衆多的國民找一個吃飯的‘主要産業’去幹。因為,工業4.0淘汰的就是勞動力。
把主次産業搭配好,這就是總書記所說的‘文化自信’中的‘和合之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