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白胡子老人請淳于溷師徒坐上了一輛豪華的商務車。
淳于溷客氣道:“大蒙古包裡,不是有一個餐廳麼,簡單吃一點兒,不必去遠處麻煩您老。”
白胡子老人說:“蒙古包裡的飯食,是表演性質的,飯菜質量也就那樣。”
任飄飄問:“不是說,還有文藝節目麼?”
白胡子道:“酒宴上,沒有文藝表演;隻是請了一個羊館,在喝酒時,給客人緻詞。”
任飄飄又問:“是個放羊的?”
白胡子說:“是啊,他叫八特爾,是受我之邀,來到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萬畝草原放牧,每天看護着兩百餘隻羊。這羊群,在草原上,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八特爾雖說從牧區來了僅有兩年多,但對這一帶的地理、文脈非常熟悉了。每當有客人在此用餐時,八特爾就會給他們一一敬酒。
敬酒前,他對着客人講一段話,說的是蒙古語。當然,多數人聽不懂,不過,我們配有專門的蒙古族同袍,翻譯成漢語。
八特爾羊館,對每一位客人敬酒時,講話的内容迥異,他的語言,文彩飛揚,美味深長,無不令客人陶醉其中。”
任飄飄問:“這裡的羊館也這麼有文化?”
白胡子道:“蒙古人講話,比喻詞比較多,所以聽起來很美!”
見司機還在加大油門開車,淳于溷說:“不必去的太遠,就近找個飯店,簡單吃點兒,就好!”
白胡子說:“貴客來了,怎能太簡單。我正好回家,在我家居住的地方,有一個老館子,味道很不錯!”
說話間,汽車拐進了區教育局西南側的小路。
一行人下了車,白胡子讓司機先行回家,自己便領着衆人拐進了一條狹長的小胡同。
他一邊走,一邊介紹說:“我們老呼市人,都親切的叫這些館子,叫‘仡佬子’飯館,也就是犄角旮旯的意思。我個人覺得,這裡的味道還可以,屬于老呼市舊城風味,還主打個物美價廉。
我平日裡來,都要點個‘過油肉’、‘炖骨頭’、‘溜肥腸’、‘大力丸’、‘燒茄子’什麼的小盤子菜;然後,再來兩碗‘剔魚子’就飽了……你看,這些菜是不很合你們山東人的口味?”
淳于溷道:“是啊,是啊,就點這些,就好!”
白胡子又對任飄飄說:“再給小姑娘加一個魚香肉絲和炖酥肉,如何?”
任飄飄忙道:“好,好,好,我師父也愛吃魚香肉絲。”說罷,又問師父,“嘗一嘗,内蒙的魚香肉絲,您還能不能找回你小時候的一絲味道?”
“能,能,肯定能的!”淳于溷一個勁地迎合着。
走進了小飯館,小老闆娘服務的很呼市---大方得體,熱情親切。這讓客人們頭一回來,也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白胡子對小老闆娘說:“還是老一套,不過,這次要‘大盤’;再加一個魚香肉絲和炖酥肉,外加一盆‘羊雜碎’,‘剔魚子’[類似于面湯、面魚]按人頭上,不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