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忙這種各家聚集的時候消息傳遞是很快的,拾掇羊皮子的多是各家閨女和小媳婦,進了食堂找家裡男人一說,一來二去的,小半個公社都知道蘇本順家的這個新工具。
就有人去找蘇家老爺子和蘇家三兄弟問情況,結果幾人一頭霧水。
蘇父倒是想起蘇茵昨天帶回家的工具,叫來了蘇茵。
一問下來,才知道是蘇茵自個兒折騰出來的。
當下所有人都驚了。
蘇家的人自不必說,他們昨晚就看見了耙撬,以為是公社提供的,哪裡想得到是蘇茵自己琢磨出來的?
公社的人也吃驚,原本都當蘇茵是從蘇家拿的——倒不是看不起蘇茵,隻是蘇茵年紀太輕了,又還在讀書,往日也不下地,聽蘇茵和蘇家人說的,也就昨天上午收拾了一頓羊皮子呢!
結果人下午就能改進新工具了!
今天都能直接投入使用了!
圍觀的公社成員們忍不住就誇了。
“要不都說讀書好呢?讀了書就是不一樣!”
“也是蘇茵丫頭聰明,有那個伶俐勁兒,動手能力也強。”
衆人紛紛點頭,才參加勞動就能改進新工具呢,可不就是動手能力強?
也有人誇蘇本順和蘇父的。
“還是本順家培養的好。”
……
蘇本順倒還好,年紀在那擺着,經過的事多了,還能淡定的謙虛幾句,蘇父向來是以女兒為榮的,聽了衆人的交口稱贊,哪裡抑得住笑容?上午下地被曬得微微發紅的臉,更是熟透了的柿子般紅潤,整個人喜得見眉不見眼的。
又有社員問新工具是怎麼做的,能不能再做?
這個年代都講互幫互助,特别是同一個村一個公社的,蘇本順和蘇父便也問蘇茵,這工具難不難做?
做當然是不難的,這工具用的是力學和人工學的巧思,難點在做出來那一刻已經克服了。
成品說穿了隻是将兩個工具結合在一起,結構不複雜,手巧的人看多幾遍就會做了。
蘇茵也沒想過藏私,現下沒有實物在手,她就大緻講解了一下制作的原理,又邀請其他人下工後去她家裡看看實物。
她把難點也直接指明,避免其他人走彎路,“原理是不難的,要注意的是相鄰木釘的位置和距離,耙距要重新調整。”
……
蘇茵大略說了說,看時間差不多,回去繼續收拾羊皮,這次她身邊圍了好些人,午間食堂的事大家也聽說了,都知道蘇茵之後要教大家做這個工具,所以有來和她道謝的,也有看她動作,提前熟悉怎麼操作的。
蘇茵笑眯眯應對了幾句感謝,就專心幹活,她上午已經熟悉了耙撬的使用,下午效率更高,收工的時候,登記員蘇紅英一件件地數,最後帶着驚訝給她記了二十四工分,超出第二名整整八個工分。
其他人看蘇茵手中耙撬的目光頓時更火熱了!
……
晚間,蘇家熱鬧極了,不大的院落裡來了好些人,都是家裡有領了收拾羊皮子工作的,這些人也沒空手來,要不手裡拿着兩個瓜果,要不手裡捧着幾顆野雞蛋,還有個蘇茵得叫三表哥的,家住在河邊,拿了條活蹦亂跳的草魚來。
這年頭,東西都是公家的,也不給私養牲畜,不過靠山靠水的村裡人,總有辦法找點好吃的犒勞下五髒廟,就比如這些野果野雞蛋,還有水裡抓的一兩條魚,社裡知道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蘇茵也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她在清河公社這一兩天,已經發現了這個年代的艱難,眼下有些瓜果魚蛋,也讓人開心壞了。
同時她也感覺到了這個時代人的淳樸,接下去教導的過程裡,她不由說得更詳細……
送走了社員,蘇家也開始準備晚飯,蘇本順笑眯眯的盯着桌上社員們拿來的東西,一一安排。
“草魚和果子容易壞,今晚就一起吃了。”
話音剛落,年紀最小的蘇芬就忍不住歡呼一聲。
“這幾顆雞蛋……”蘇本順招招手讓蘇茵過去,把雞蛋放進她的懷裡,“都給咱茵茵補營養,以後更聰明。”
蘇父蘇母都笑了,蘇茵也甜笑一聲,“謝謝爺。”
蘇二嬸欲言又止,想說蘇華這半大小子也得補營養,但是看了眼桌上的草魚和瓜果,到底沒說話,癟癟嘴拎了魚主動收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