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仙尤是當年容顔,我已老矣。”
金虹門現任掌門姓餘名燈,當年打馬遊街,畫舫遊船,豪情萬丈,是霄南洲上數一數二的風流人物。三百年未見,相貌仍舊英俊,但眉間已有痕迹,墨發中亦點綴白霜。凡人壽命短暫,哪怕修仙有所建樹,依舊抵不過年歲二字。
餘燈眼中含淚,見白欲栖與當年相貌别無二緻甚至更為俊美,不由感慨萬千。憶起當年同進同出的情誼,他兩步上前想如當年一般與他勾肩搭背,卻忽覺仙人高不可攀,隔他萬裡遠。
白欲栖輕按他肩頭,“世事變遷,怎能再與當年相比?”
“上仙說的是。”餘燈輕歎,目光觸及街上來來往往行人,忙請白欲栖進府。
金虹門占地極大,前門同鬧市,後門直達渡水碼頭。門外見到的修士們不過冰山一角,後院另有乾坤。因是此地唯一修仙世家,不少百姓願把孩子送來做弟子。
餘燈徑直帶白欲栖去往書房,才踏進後院便聽喊聲震天。一衆弟子們身着門服,手中鐵劍揮舞地虎虎生風。白欲栖駐足觀看,目露欣賞。弟子們劍術花樣雖簡,卻能瞧出功夫紮實,絕不是拿劍做樣子。
他又望向台上監督人,年紀輕輕,衣冠整潔。面上是與年紀不相稱的老城嚴肅,細看竟覺他眉眼與餘燈年少時有幾分相似。
“此乃犬子,名喚世陵。”餘燈說,“從小随我修習仙法,如今幾十年了。”末了又歎道,“多年來我隻有他一個孩兒,阖府上下寵壞了他的脾性,我的話他也不聽了。”
“如你當年一般。”白欲栖淺笑,餘燈少年時纨绔風流,常磋磨他爹。現今風水輪流轉,他也嘗到了苦澀,但顯而易見他對餘世陵倍加寵愛,“小小年紀沉穩至此已屬上乘,假以時日定能有一番作為。”
“那就借上仙吉言了。”餘燈笑呵呵道,繼續引白欲栖往書房去。
時值寒冬,書房中卻溫熱如春。
木窗外樹木依舊,綠意盎然,望之心中舒暢。屋内茶香袅袅,白欲栖面前置白玉茶盞,茶水淺淡味濃,品得出是極好的茶。牆上兩面挂畫,一是山水,一是桃花。畫前放香爐,幽香淺淡,清淨優雅。
白欲栖垂眸飲茶,餘燈在案後坐立不安。
“三百年前匆匆别過,上仙去了何處?”當年之事餘燈略知大概,再細節便不知曉了。比如上仙與劍修為何忽然失去蹤影,又為何再見劍修他獨身一人。重重疑團紛沓而來,他作為過客永遠被答案拒之門外。
當年唯有餘燈知曉他是仙人,甚至千方百計為他隐瞞。因此兩人結下情誼,雖不是無話不談,卻比尋常人親近。
白欲栖不願欺瞞他,但事情已過三百年再提無意義,“心有所感,于是閉關三百年。”見他欲言又止,又說,“我與他已恩斷義絕,兩不相幹。”
餘燈皺緊眉頭,他猶記那時兩人濃情蜜意,恩愛兩不疑。
可歎世事變遷,皆成過往雲煙。
“也罷!”餘燈長歎一聲,“當年事隻管留在當年,今日再見上仙乃是喜事一樁,我命人擺酒設宴,款待上仙!”
說罷,喚下人進來吩咐。
待下人離開,餘燈才想起問:“不知上仙來此所為何事?”
白欲栖面色不改,“天牢中有妖物逃脫,帝尊命我追查。我尋着蹤迹到了霄南洲。”
“原來如此。”餘燈恍然大悟,又觀天色西沉,“明日我便派人與你一起搜查。”
“不必,我一人足矣。”白欲栖拒絕,“隻是在你地界不好大肆行事,特來知會一聲。”
餘燈笑了,眼尾似流露少年特有的得意,“霄南洲上無我不能到達之處,上仙盡可放心追查。妖物人人得而誅之,我更要謝上仙為百姓除患。”
正說着,門外忽有人來請。
餘燈匆忙離開,命人先領白欲栖去住處,晚上宴席時再叙。
白欲栖跟在下人身後緩緩行走,
再次經過比武場時,餘世陵正在台下親自教導弟子。衆人紛紛轉身瞧白欲栖,或驚豔或好奇,唯有他擡眸輕瞥,不甚在意。兩人視線有短暫交彙,走出百十步後白欲栖停下腳步,側身去看。
末了又覺荒唐,他竟在餘世陵身上瞧見了劍修身影。
在住處待到傍晚,便有人來請白欲栖前往廳中赴宴。
短短一段路程,路上總有人小跑着,更有幾人擡紅木箱往不遠處的院落走。白欲栖不是好奇之人,收回目光不再看。
應是記得他不喜喧鬧,席上人并不多。
餘燈坐首位,下首是餘世陵。而白欲栖席位正與他相對。其餘便是金虹門中幾位長老與得力弟子。白欲栖從善如流入座,桌上吃□□緻,酒水香醇,顯然是下了大功夫備下的。
“即以到齊,開宴罷。”餘燈撫掌,門外便有歌姬抱琴奏樂。樂聲悠然,廳中頓時熱鬧起來。他率先舉杯,“第一杯酒敬上仙,我與上仙是舊識,今日相見尤為欣喜!”餘燈一飲而盡,白欲栖拈起酒杯與他同飲。
觥籌交錯間,白欲栖席前并不熱鬧。
其餘人懼他是仙人,唯恐冒犯,但總覺一道如鷹般銳利的視線落在身上。他擡眸,恰對上餘世陵的目光。白日未曾細細觀察,眼下瞧他眉骨深邃如木石雕刻,威風凜凜似殺神,當真與少年相貌格格不入。
白欲栖輕撫身旁覆水,它靜靜躺在劍鞘中并未發出震顫。
再擡眼,餘燈已帶餘世陵朝他走來。
“世陵,還不問好。”餘燈輕喝,言語中滿是身為人父的威嚴。餘世陵目不斜視,拱手行禮,“見過上仙。”
白欲栖扶他起身,“不必多禮。”
“上仙,”餘燈低聲說道,“别看世陵沉悶,無人比他更熟知霄南洲,明日便由他從旁協助。”許是怕白欲栖不答應,他連忙又道,“這小子也到該去曆練的時候了,紙上得來終覺淺,就讓他跟你走這一遭罷。日後有何事,我都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