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牧風未能考中秀才,但自己早已讓他回家備考,失利也不能怪她!再者,他沒中秀才便不會再向自己提親!
她沒把侯牧風那日說的話當真,但牧風若真童試中榜,前來提親,她還得費心拒絕!
春耕甚是順利,但春耕過後隻下了兩場小雨。
青川城内的百姓都道今年天氣晴好,但各村鄉鄰卻因田地幹涸頭痛至極!
這日,莫紅果告訴姚姜:“姜姜姐,我聽聞明日後日再不下雨,胡村正全要帶着鄉鄰們去龍王廟求雨了。”
莫槐花也歎氣:“聽聞不止我們青川下的雨少,别的郡也少雨。這麼下去,莊稼都要枯在地裡了。”
姚姜想了想:“後日村中求雨我們也回去。你們先傳話請陳泉與劉昭山于求雨那日在村中等我。”
兩日後,胡村正帶着村民擡着三牲與供品來到龍王廟,帶領全村人給龍王行了大禮,神漢神婆念咒唱跳着求雨。
姚姜帶着莫家姐妹和杜家姐弟跪在人群後方,她沒如鄉鄰虔誠地跪在當地以頭抵地認真祈禱,而是擡頭看向天空。
天空瓦藍,陽光明亮刺眼,不見雲影。伸手觸摸膝下的泥土,姚姜拈起一撮土輕搓,泥土在她的指尖幹成了塵沙。
求過雨,姚姜和劉昭山陳泉先去查看河水,村中的水井,最終來到田間。
田間因有鄉鄰運水灌溉,尚未幹透,但先前種下的良種稻秧已蔫了不少!
就連姚姜和劉陳二人種的四月稻也幹焦了不少!
“河道水變淺,鄉鄰每日都要搶水澆田,田裡還是裂開了幹溝,”陳泉歎息:“這下可怎生是好?再這樣幹旱,今年種了良種也不會有好收成!”
劉昭山皺着眉:“良種稻秧根系再強,也不能無水生存。依我看來,若再不下雨良種也保不住。”
姚姜默然片刻,歎了口氣:“咱們沒錯過農時,但今年天時不佳,良種難以存活,盡快改種旱稻吧。旱稻不需許多水,種在離河道近的田地,澆灌方便。離河道遠的田地種土豆與蜜薯,土豆發芽後七天才澆一回水,從種下到收成僅需兩月。蜜薯是我新近找到的食糧,本該培育幾次再種,但已等不及了,改種土豆蜜薯與旱稻能保障鄉鄰們不因天旱而餓肚子。”
姚姜每日都會進入系統完成日常工作,兩日前,她記錄天氣時,系統出現了旱情提示。
看到提示,姚姜有一刻愣神,之後才問系統:“大旱?可不是還下過兩場雨麼?”
系統:“從你錄入的情形來看,今年的雨水極少河水也變淺,之後會出現斷流,連井水地下水都減少。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滿足莊稼等農作物生長的需要,會造成較大的減産或絕産的災害,這就是旱災。”
姚姜看着依舊完美的試驗田:“可天氣是會變的。”
系統提醒:“地下水的來源主要是降水,降水不豐沛,地下水就随之減少。你還記錄了河水也在變淺,灘塗露出,可見大旱在即。今年從新年伊始,水量就少。再者,湖泊也在變淺,這旱災來臨的情形。”
“土豆是渡過災年的主糧,你的良種推廣不錯,可以解鎖蜜薯。它們都是耐災莊稼,趕快推廣。”
姚姜不認為系統分析有誤,正相反,她因發現井水湖水變淺才認真記錄。
私墅本來伸入湖中的船埠如今已因湖水變淺不能停船,船埠下方及岸邊露出了湖底的淤泥,成了泥灘。
有了系統提示,她連忙查看空間商城,兌換蜜薯所需的積分極高,但好在她的積分夠了。
但姚姜不能對劉昭山與陳泉提起系統空間,隻能就身邊的情形說事。
劉昭山看着天空:“天氣說不準。這幾日沒雨,說不定過後又有大雨。”
陳泉則搖頭:“田裡的秧苗隻怕連三五日都挨不過去了。”
姚姜:“因此我認為應當盡快改種耐旱莊稼。旱稻雖不及良種水稻好,但至少能在缺水時活下去,能不讓大家餓肚皮,土豆和蜜薯亦然。在大海的彼岸人們便以土豆和蜜薯為飯食。它們還有個稻麥難比之不及的益處:産量極大。”
劉昭山:“那倒是,冬植時我們三家每畝田地都各收了兩千多斤。”
姚姜點頭:“這幾日将我們收的六千斤土豆全都捂出芽,讓鄉鄰們擇選,願意種土豆的趕緊改種土豆。不願意的也不勉強,等田裡的苗都枯死,他們就會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