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遠山千仞 > 第52章 臨蘭不孤(八)

第52章 臨蘭不孤(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還好他速度夠快,搶先一步将她攬在了懷中。

“阿意,阿意!”

血水混着雨水貼在她臉上,左肩上的長箭刺在肉中,疼痛不已。

“柳大哥……我們勝了。”

唐一意勉強擡起滿是血泡的手,想要撫一撫柳雲關的臉。

是不是這雨下得太大了?她看不清他的表情,亦分辨不清他臉上的究竟是淚水還是雨水。

“我帶你回去。”柳雲關雙手環過唐一意的背将她橫抱了起來,一路上都低着頭,試圖蓋過天上正潑灑的雨水。

還好,還好這身軀是有力量的,能抱得起來。

沈豐懷領着衆官員不顧風雨地趕到戰場時,一眼便看到了那個自己熟悉的背影。

三年前在京都的朝堂之上他們總是拌嘴,衛修義一言不合便拂袖走人,從不認輸,亦從不願意在他面前低頭,他的背影沈豐懷是記得很牢的。

當他跌跌撞撞走到衛修義跟前時,從前那個頑固的人永遠低下了頭。

“你的書信還等着你親手拿去給衛嫂呢。”

沈豐懷跪在他面前,試圖喚醒他的意識。

可衛修義再沒有任何回應。

那封沒來得及寄出的家書,竟成了遺書。

秋雨寒涼,不斷刺着沈豐懷的骨。

他們在朝堂上吵了好幾年,在這臨蘭成為朋友還未滿二月,便就此天人永隔。

空曠的平原上除了雨聲,便隻剩下沈豐懷的哀嚎了。

唐一意肩上受了傷,又在雨裡淋了許久,回到客棧之後連發了幾天的高燒,每日就是睡了又醒,醒了又睡。

柳雲關的廚藝不大行,燒的菜總不對她的胃口,就是買她最愛吃的水晶糕她也不願吃。

大戰之後連下了幾天雨,晚間又涼了幾分,柳雲關甚至為她尋來了冬天才用的烤火爐。

“柳大哥,還沒冷到這境地。”

“不行,你這幾天高燒不退,還是捂暖一些比較好。”

柳雲關說着,往烤火爐中又添了幾塊炭火。

還捂呢,今日都不知捂出過幾身汗了。

“衛将軍他……”

唐一意倒下之前,最後一眼看向的便是衛修義的方向,這個話題總是繞不開的。

“明日出殡。”柳雲關将手中的姜湯遞向她。

那姜湯方才吹了吹,眼下應該不算燙了。

先人總說落葉歸根,人死之後,屍首應當在故土安葬,可臨蘭離京都千裡遠,若是将屍首運回去,怕是會腐爛在半途。

沈豐懷與衆官員商量了一番,最終選了郊外一處風水最優之地,打算明日出殡。

衛修義生平生活極簡,起居和衣食上沒有太大講究,将軍府上萬事萬物都樸實得很,最奢侈的不過就是院中擺了一排不同材質制成的兵器。

書房中都是些行軍策略圖,各部兵書擺了滿滿一架子。

雖說是武将,可也不是從不讀書,畢竟有些陣法和平明各地的地形地勢還是需要了解的。

至于那些什麼“之乎者也”,他當真是看一眼就頭疼,故平日不喜涉獵。

下葬的時候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可作為陪葬品,沈豐懷挑了一柄衛修義平時最趁手的劍放入棺材當中,在墓前為他擺了一鍋鮮羊湯,算是能想到的最好的送行法子了。

“衛兄,實在是對不住了,我尋遍了全城都未尋得冬瓜與排骨。”沈豐懷為衛修義上了幾炷香,“罷了,就算尋着了,我的廚藝也比不上衛嫂的。”

衛修義出殡時臨蘭全城百姓相送,一路長長的隊伍跟着靈棺出了城,無人言語,隻剩小小的啜泣聲。

待到墳上的最後一捧土蓋好,衆人将自家做的祭品端到墳前,齊聲唱起了哀思歌。

一方水土養一方嗓,柳雲關聽着自己從未接觸過的調子,不知為何突然落下一行清淚。

身側的唐一意注意到柳雲關的反應,掏出小帕子遞給了他,“擦擦淚。”

唐一意有些疑惑,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他遊走江湖多年,見過不少殺戮,未曾想還是會因此落淚。

“謝了。”柳雲關接過帕子,在手裡握了一會兒之後,還是決定擡起衣袖粗犷地擦去了臉上的淚。

那帕子柔軟又潔淨,素色的布料上一塵不染,他不願讓自己的淚将手帕污了,但心中又不願還給唐一意,索性塞到了衣袖中。

她手帕多着呢,懶得同他計較。

“唐姑娘。”沈豐懷注意到角落中的兩人,走到了他們跟前,“眼下臨蘭形勢已定,不知二位何時離去?”

他們既是自由往來的,便不會在臨蘭定居,若非被大軍臨境的局勢困住,也不至于拖到現在。

今日出殡大開城門,百姓魚貫而出,竊走萬壑松的賊人想來是趁着此次機會逃開了。

往後的日子沒有留在臨蘭的必要。

“明日便走。”言罷,唐一意喉中突然一陣刺癢,忍不住咳了起來。

自前幾日一戰以來,她的傷還沒好利索,風寒亦需要些時日調理。

柳雲關擔心她的身子骨,“要不再多待上幾天?”

“不可,這草藥還是早日尋完早日安心。”

又是草藥,柳雲關默默地撇了撇嘴。

“唐姑娘,我冒昧問一句,你為何需尋這萬壑松?”

沈豐懷這些日子光顧着忙了,竟然疏忽了侯爺府的貴人,此刻得了空,總算是記起來沒完成的事兒了。

“坊間曾有傳言,說這用萬壑松所制的松香頗為罕有,我也想看看這松香究竟是何種模樣。”

自然是不可将實情全盤托出的,唐一意稍加隐瞞了些,不過找萬壑松确實是為了提取松香,那才是治愈失憶的一味藥引。

“原來如此。”沈豐懷臉上露出些喜色,“萬壑松所産松香甚少,不過這兩年我也收集了些,不知在數量上能否滿足姑娘的需求。”

三年前沈豐懷得趙勉所贈萬壑松,對它一直細心照料好生侍候,結了點松香都被當成寶貝收了起來。

趙勉既識破了他是皇帝派來的,卻仍禮待于他,處處敬重他作為趙華景夫子的身份。禮尚往來,他自然也是回敬的。

再說了,趙勉那是真的有本事,偏就是皇帝小心眼了些,這些年侯爺府沒少受委屈,沈豐懷對此可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愛屋及烏,他敬趙勉,延伸到了敬萬壑松,亦延伸到了敬唐一意。

她既需要這松香,那便予她吧。

“這便是所有的松香了。”

沈豐懷手中捧着巴掌大的布袋,交到了唐一意手中。

“多謝沈大人。”

這布袋拎着确實輕飄飄的。

“唐姑娘,衛兄雖已離去,可我作為臨蘭城的主簿還是要長守于此的,故有個不情之請。”

“沈大人請說。”

沈豐懷拿出一封書信,“這是衛兄出征前吩咐我的家書,不知姑娘可否代衛兄送回京都。

書信已經封好口了,上邊簡單的寫着“娘子親啟”四個小字,字迹清秀得不像是一名武将的手筆。

她将書信接過,小心翼翼地放在包袱中壓平。

家書抵萬金,家書抵萬金,包袱中的這封書信比趙華景那五百兩的票據還要寶貴。

“沈大人,保重。”

臨行之際唐一意想了半天,最後隻說了這麼一句話。

臨蘭城地境特殊,守衛又虛空了些,不知此戰過後朝廷是否會增加駐兵的數量,或是在策略上做出其他的調整,一切都未可知。

更不知下次再遊曆至此時,沈豐懷是否還能安然無恙。

天高地遠,唯剩一句相互保重的囑咐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