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效果當真是顯著,無形之中讓百姓們記住了朱家酒肆,又不至于太生硬了遭人反感。
衆人隻當這是一個正義心滿滿的捉小偷曆程,怎會料到最終的目的在于為朱家酒肆宣傳呢?
此事過後,幾位好酒的新客很快便尋到了小巷中,點了酒肆中最出名的烤鴨和桂花釀。
這小巷冷清了許多日子,眼下總算是有了一些生氣。
柳雲關的眼光不錯,朱家酒肆的菜品和酒品确實是優秀的,因此食客們一傳十十傳百,有更多的人專門到小巷中來一探究竟了,巷中的其他店鋪也跟着沾了光,掌櫃的一整天都坐不回椅子上。
這幾日朱月盈忙得不可開交,朱植為了照料酒肆中的生意,在家待了兩日跑裡跑外,一會兒上菜一會兒收盤,那是累得不成樣子。
隻是礙于小巷空間限制,朱家酒肆裡的桌椅擺放不開,每到飯點巷中總是擁擠不堪,桌椅哪怕是擺到石闆路上也放不下了。
“這可如何是好呀?”朱月盈有了新的煩惱。
想要多攬些食客賺銀子吧,小酒肆又擺不開,客人們等了太久,少不了耐心不足的,扭頭便離開了。
街道上那些酒家雖說酒菜的味道一般,可是人家店面大,并且上菜速度快,對于饑腸辘辘的人來說最合适不過,他們沒必要花過多的時間在此人擠人。
朱家酒肆好不容易迎來了熱鬧,很快又面臨冷清的風險。
鄧依看着巷口那些探進來的腦袋,一籌莫展。
“前邊還有幾桌客人,麻煩幾位再等等。”
“還有幾桌?這得等到何時?”來者等得有些不耐煩,語氣急躁得緊。
“稍安勿躁,再等等。”
鄧依來來回回安撫着來客的情緒,說得最多的便是“再等等”。
無奈這食客離席的時間難以确定,他們不便催促,嘴上隻能向等待的客人糊弄着。
眼看時間一點點過去,酒肆中的座位依舊空不出來,耗不住的人一個接一個的離開。
“哪有一直讓客人等待的道理,另尋一家吧。”
他們搓搓手,走出了巷子,順道勸巷外還在等候的人早些離開,畢竟在此等候遙遙無期。
鄧依急在心裡,看着客人一點點流失,目光都要把小巷看穿了。
走開的都是看不到的銀子啊。
唐一意看着也很着急,忍不住捉着柳雲關的手臂晃了晃,“要不還是換個大一點的鋪子吧,我能給他們投資銀子。”
投資賺錢的參與感太強了,她現在看朱家酒肆到手的客人飛了,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要怪就怪這小巷的鋪面太小了,擺四張桌椅都夠嗆,哪能容得下這麼大的人流量。
柳雲關不緊不慢地數了數剩下的客人,說道:“你看,總還是有人願意等的。”
“等一個時辰可以,等兩個時辰也行,你讓他們等個半天試試?”
雖然都覺得朱家的酒菜遠勝其他酒肆的,但真沒必要為了一隻烤鴨在這兒浪費時間。
“诶,先把名頭搞起來。”柳雲關解釋自己的想法,“打出個噱頭,讓京都百姓都知道這朱家酒肆雖然就餐速度慢,但偏偏有人願意等待,這不就更神秘了嗎?”
平日他不知該吃些什麼時,總會先根據店鋪的人流量決定,按常理來說,有人流的地方酒菜滋味都不會太差。
所以這些食客亦會将人流作為一條參考,小巷中雖然不斷有人離去,但也有人不斷到來,總的來說食客的數量還是足以保證的。
不得不說,有時候還是要感謝人的盲從性,沒有盲從何來的商業價值?
“你看,後頭又有新的人接上了。”柳雲關朝小巷的隊伍末尾指了指。
唐一意噤聲了。
她原以為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朱家酒肆的收益還是較為可觀的,隻想靜靜地坐等分紅,人也漸漸懶了,不願再盯着小巷中的客流看。
柳雲關似乎與她相反,有着一股打不消的熱情勁兒,沒過幾日又提出了新想法。
這創新和突破的動力是唐一意所沒有的,她不免要感慨,自己果真不是一塊從商的料子。
“阿意,我覺得酒肆可以着手做一個預約制度了。”
預約制度是何物?唐一意搖了搖頭。
柳雲關用食指抵着嘴唇,“你前兩天跟我說酒肆的店面太小了,放不下那麼多客人,我看也是。這幾天願意等待的客人慢慢變少了,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所以?”唐一意依舊疑惑。
“咱們可以這麼做,酒肆每天限量接待三十桌,接受客人提前三天預定座位,可以具體到時辰。”
“這樣他們便不用辛苦在外頭排隊了?”
“對,不僅如此,因為預約的數量有限,他們還會由排隊改為争搶。”柳雲關補充道。
若他沒記錯,這便是饑餓營銷效應。
從前總是質疑讀書的意義,如今看來這世上沒有沒用的知識,隻有不會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