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剛把手環戴上,久未謀聲的鍋鏟音重出江湖:“吳昭,扮演失敗。剩餘人數,十四人。”
檢查員的效率很高,沒多久就排着隊下車了。車門徹底關上的一刹那,閘機打開,車輛發動。兩輛車在出了閘機後分别駛向兩個方向,遊龍一般穿梭在柏油路上。
沈從摩挲着腕上的手環,心裡計算着時間。很快,和去的時候差不多的時間,袁笙回來了。
去掉和機器人交流,以及舉報的流程,可以确定——不管和最開始懷疑顧薇的是不是同一個人,袁笙都是玩家。
沈從的位置在第一排。袁笙在他前面一點的位置站定。
“同學們,本來應該由杜老師說這些,但現在出了點狀況,大家按我說的做。
首先,我們這次的實踐内容隻有一個,體驗。你們将和自己的隊友一起抽取一個身份,并在接下來的七天裡切身體驗身份日常,走進鉚釘的生活。期間,你們手上的手環會時刻監控大家的狀态位置,這意味着什麼你們也清楚我就不多說了。
現在,打開校全通抽身份。”
一路的景觀幾乎沒變過,有樹有花沒有建築沒有人。路上偶爾有幾輛車經過,其餘什麼都遇不到,仿佛世界上隻剩下他們這一車人。車廂裡安靜地隻剩心跳聲,内外互相映襯着,倒有些身逢末日的孤寂感了。
車開得很快,日光照耀下,一路不停地駛過樹影。等陽光終于毫無阻礙地射到車頂時,6區近在眼前。
過閘機時沒人上來檢查,車也沒停,就這麼一路暢通無阻地進了6區。但車仍舊沒停,直到衆人眼前出現了一座酒店,車才漸漸減速。
“都準備好下車。”杜松溪的聲音透過音響傳遍車廂。
等隊伍排好,杜松溪才領着一百多号人走進酒店。
酒店方早有準備,已經在門口候着,進一個給張房卡,進一個掃下手環。
房卡拿好手環掃好的,又被杜松溪和袁笙分了一本書冊,然後被帶着去房間休息,并囑咐午飯在二樓,下午一點不用排隊,自行前往抽到身份所屬區域實踐。
沈從插上房卡,“叮”地一聲,靠牆的機器人欠身:“歡迎周先生,一切已準備就緒,有任何事請喚醒我,我會為您解決一切問題,望住宿愉快。”
說完,機器人又靠回牆不動了。
沈從先把房間都轉了一圈,才分出心思看手中的書冊。
書冊很薄,封面印着毫無感情的八個大字:下區實踐注意事項。
第一頁還是老生常談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得分扣分點,沈從掃了眼就略過。
第二頁是6區的布局圖和路線規劃圖,很詳細,并且從酒店到每個地方最便捷省時的路線已經被總結到末端,完全不需要學生花時間在找路上面。
6區沒有地上交通。民用的交通全在地下,地上是行人用的,空中則用于企業、政府運輸。規劃分明,不可交叉濫占公共資源,否則風裡雨裡刑院等你。
後面幾頁就是些怎樣在6區裡合規生活的暖心提示,沈從一并認真看了。
【6區居民地鐵乘坐守則】
1、除中午11點-下午13點,晚22點-24點地鐵車輛統一維護外,地鐵運營時間為全年全天。
2、乘坐地鐵請刷6區居民卡,其他區的居民卡不可乘坐本區地鐵,須先行到登記區核準登記。<附:01校下區實踐學員可憑手環乘坐地鐵>
3、在地下空間請勿嬉戲打鬧,勿大聲喧嘩,勿吃重味食物。請保持安靜,勿打擾其他乘客。
4、地下空間内任何人必須按照指示排隊進入、候車、下車、離開,不得插隊、推搡、急躁前進。
5、有任何問題請提前舉手脫離隊伍等在原地,會有機器人前往協助解決,若機器人無法處理,請耐心等待工作人員前往幫助。
……
要求挺少,但都挺沒人性的。不說别的,就說人有三急,等在原地拉出來了怎麼辦?會不會被判污染公共空間罪,被帶到刑院一日遊?
何況還可能有突發性疾病,頭痛腦熱休克的,也等在原地?
江海生剛看完守則就給沈從發來了如上吐槽。
沈從回了兩個字:憋着。
江海生秒回:憋不住怎麼辦?
沈從:找刑院。
不過也能看出來,普通區确實和中央區不一樣。中央區沒有地鐵,出行全都是舒适度極高的私家車輛,有急事也可暫停路邊,相比對鉚釘的要求來說要輕松很多。
而中央區的教育也不會詳細地提及普通區鉚釘們的生活,絕大多數人都隻有個簡單籠統的概念。
不止是江海生,其他人也在讨論,吃午飯的時候隔幾步就能聽到“地鐵”“鉚釘”的字眼。但并不是江海生式的吐槽,而是一種多年之後,親眼看到耳聞之事的興奮新奇。
下午一點,沈從正準備出酒店,就被大廳坐着的杜松溪叫住了。
“周行,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