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串就算我請的。”
香菱捧過那串糖葫蘆,一臉動容,看史如意的眼神就像在看天上的仙女。
她沒舍得全部吃完,四個果兒,自己吃了兩個,給如意留了兩個。
史如意咽下嘴裡的糖葫蘆,向一旁守着胡餅攤子的大娘打聽,
“大娘,這西市上賣點心酥子的鋪面在何處呀?”
她人矮,賣餅的大娘轉頭沒看到人,再一低頭才瞅見了。
“小丫頭,你問的那可就多了去了。
最有名的鋪子,像那知香樓、杏花坊、祥和齋,喏,往前面橋底下繞過去就是了。”
說完,那大娘又熱情地朝她們介紹,
“嘗嘗我家做的胡餅吧?
大娘在這擺了足足十幾個年頭了,都是回頭客,吃過的都說好!”
史如意往爐子裡一瞧,那胡餅已經炸得面脆油香,芝麻香四溢,大的有臉盆這麼大,小的不過茶杯口大小,看着很是讓人心動。
要不怎麼說賺錢如抽絲,花錢如流水。
她剛當上二少爺房裡的小廚娘,第一個月的月銀都還沒發哇……
“不用啦,娘親吩咐我買些點心家去呢。”史如意安慰失落的大娘,“下次再來一定嘗嘗。”
她們繞過觀音橋,沿着街往下走。
這邊擺攤的小販明顯更多了些,挑着的擔裡一水鮮嫩的蔬菜瓜果,上頭還沾了些地裡的泥。
前面一家鋪子,較别家的要裝飾得格外精美些,上面描金的木字招牌,“知香樓”三個字,看着便有些年頭了。
上邊那排陳列了各式點心,下邊那排擺着蜜饴甘果。
看合适後招呼一聲,自會有店小二從竹籃裡取來。
一塊棗花餅就要八文錢,一個五仁酥十二文錢,像水晶糕這些好吃又好看,深受太太小姐們喜愛的,那就直奔幾十文去了。
史如意拉着香菱默默後退一步。
“要不,咱們還是不買了,
等别人來買時在旁邊看個樣子就行了。”
不是不想買……是想買也買不起。
她本來還想嘗嘗這點心的味道如何,心裡有譜,方便明天做了跟雲老爺交差。
香菱壓低了聲,語氣中帶着幾絲顫抖。
“這糕點咋賣的這麼貴?
我滴個親娘,我每個月的份例,也就隻夠買三個五仁酥啊……”
史如意深有同感地跟着點頭。
不管在哪個朝代,商販都是最賺錢的存在,賣吃食的更不必說。雖然起早貪黑,辛苦是辛苦了些,賺的也是盆滿缽滿。
一輛繁貴富麗的馬車駛來,緩緩停在鋪前。
車上的人躲在轎簾後頭,貴家女子是不在公共場合抛頭露面的,隻吩咐身邊的丫環下來買。
史如意連忙讓香菱守在後頭,自個兒繞過轎子,厚着臉皮跟上去,假裝和她們是一夥的。
“店家,給我們小姐包兩盒水晶糕,棗花餅和五仁酥也各要一盒。”
那丫環聲音清脆,開口便是财大氣粗。
一看身上穿的綢緞,手裡的刺繡帕子,穿戴倒比雲府裡太太身邊的珠雲珠月還要好些。
那丫環瞥了史如意一眼,隻當她是湊上來頑的女童,沒多理睬,揚聲對店家發問,
“你們家最近可做出什麼新鮮花樣沒?
我們小姐過幾日要在府裡開詩會,總是來來回回這幾樣,吃也吃膩了。”
那店員陪笑着用巾帕包了點心,在竹盒裡碼好遞過來。
史如意忙踮起腳來瞧。
那棗花餅就是紅棗餡餅,做成了梅花瓣的樣式。五仁酥是金黃的餅,裡頭嵌了核桃、杏仁、花生、瓜子、芝麻五種佐料。
水晶糕晶瑩透亮,看着色白軟滑,猜想是用糯米粉摻了白糖做的,上面點綴幾顆枸杞,倒也稱得上食色俱全。
“哎,我回頭就跟做點心的師傅說去……
您過幾日來,一準給您備好了。”
那丫環冷哼一聲,接過食盒,卻不領情,隻撇了嘴抱怨。
“還過幾日,我們人倒是等得了,這梅花也等得嗎?”
又覺着跟這店小二說了也沒用,跺了腳就想走。
史如意一路小跑,趕在那丫環上馬車前堪堪攔住了她。
她擋在轎簾前,仰起臉,一疊聲地喚,“姐姐、姐姐姐姐——”
那丫環停下腳步,狐疑地看她一眼。
“有什麼事?”
史如意喘勻了氣,嘴角扯出一抹甜甜的笑。
“方才聽姐姐說府裡要開詩會,隻可惜沒有時令的新鮮糕點。
姐姐正是碰對人了,我們家自作的點心可好吃啦,樣子比那樹上的花還好看……”
她一邊說一邊在心裡惋惜,怎麼出門前,沒想起包兩塊桂花紫薯糕帶在身上。
那丫環提着竹盒,眼裡露出一點好奇來。
“哦?
不知你們家的點心鋪開在何處?我與小姐說一聲去。”
史如意眨了眨眼,腦子飛快轉動。
“我們家沒有固定鋪面,每日在觀音橋橋底支個小攤,申時出攤,不到一會兒就全賣光啦。
不過若是提前訂了的話,明日便可以差人送到府上去。”
那丫環聽了立刻大失所望,連連擺手。
“算了算了,這沒嘗過也不知道味道怎麼樣……
若是做砸了,我們找誰說去?”
史如意心中一急,生怕鴨子飛了,趕忙扯虎皮做大旗,
“姐姐放心,這點心味道沒得挑,是安陽城裡數一數二的,花樣也别緻。
……客人都是老顧客了,便是雲府裡的老爺太太也都誇贊過的。”
她這話說的也沒錯,雲老爺今個兒早膳豈不是剛誇過嗎?
隻不過雲老爺和太太都是“特殊客人”罷了。
“雲府?小丫頭,你說的可是雲知州雲大人家?”
停着的馬車中忽然傳來女子的詢問,緊接着,一隻纖纖素手掀開了轎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