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紅樓]官高爵顯 > 第13章 紅曆九年

第13章 紅曆九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跟周瑞家的厭惡“賈環”這個孽庶一樣,大家各為其主罷了。

撇開利益隻談對錯?

那是聖人,奶娘和陪房都是仆人。

仆人便是小人,小人長戚戚。

賈寰大概能猜到賈珠為何挨打,多半跟科場功名有關。

這位珠大爺十四歲就中了秀才。

明清中秀才的平均年齡是24歲,中舉人的平均年齡是32歲,中進士的平均年齡是34歲。

能在弱冠之年就中舉的讀書人,都是天縱之才。

賈珠十四歲進學,算是少年得意,賈政定然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科場連捷,光耀門楣。

但賈珠二十幾歲死的時候,依舊是個秀才,沒中舉人。

科舉慣例是三年一考,從賈珠十四歲考中秀才,到他死,中間六七年時間至少兩科,他要麼沒去考,要麼去考了但名落孫山。

賈珠“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②,這個年紀剛好卡在他第二次落榜前,結婚生子必然影響讀書,賈政又急于求成,痛責賈珠,下手重了,人就無了。

二十歲的賈珠,考不中舉人才是正常的。

拿明代大名鼎鼎的才子唐伯虎做個參照組,唐伯虎十六歲中秀才,二十九歲才中舉人,中間隔了十三年,至少四科。③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科舉時代的舉人、進士,普遍都到了當爺爺的年紀。

甚麼“榜下捉婿”,有資格被捉的,要麼是喪妻續弦,要麼是少年才俊。

這樣的“才俊”罕有小鎮做題家,普遍都是出身不俗,很早就開蒙讀書,家學淵源,教育資源充沛,考中後穩入翰林院,未來可期,一般人家是捉不到他的。

以榮國公之尊,替女兒賈敏捉了個探花郎。

李守中一代名儒,替女兒李纨捉了個賈珠。

“潛力股”可能青雲直上,更大的可能是砸在手裡。

林如海也好,賈珠也好,全都“中道崩殂”。

趙姨娘引以為戒,不肯讓女兒探春嫁這種滿腹詩書的“才俊”,要嫁炊金馔玉的“世子”。

對賈寰這個汲汲讀書求功名的兒子,她雖然不阻攔,但也不大看得慣,不信靠讀書就能出人頭地。

賈寰也知道靠讀書未必能發達,但不讀書更難發達,趁賈家現在還沒倒,他年紀也還小,先把書念起來,将來真到了無可挽回的時候,還能靠科舉翻身。

他躺在東小院養傷的這些日子,趙姨娘日日在賈政耳邊吹風,又是“兄友弟恭”,又是“年幼無知”,磨得賈政稍有悔意,對“情有可原”的小兒子略加安撫。

賞了他一副名家繪制的《燃藜圖》、兩匣開化紙和兩匹裝裱用的細绫絹帛。④

又承諾年底“加冠禮”之後,讓人把他的東小院修葺一番,陳設也更換一遍。

趙姨娘得意洋洋。

王夫人氣得臉色鐵青,倒也沒來為難賈寰,隻催逼着寶玉用功,說“不如旁人就罷了,不能輸給孽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