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寰冷笑。
從來都是王夫人雙标打壓庶子,今日終于輪到庶子“雙标”反擊她。
無論她“關照”了庶子沒有,人前都要擺出關照了的姿态,否則就是自己打臉。
探春方才那番話,算是幫了王夫人的倒忙。
原著中因為賈環“不知禮”,跟趙姨娘太過親近,被鳳姐奚落“往下流走”。①
賈寰穿書後“知禮”了,王夫人面慈心苦養歪庶子的心思,也就難藏了。
……
偌大花廳寂然無聲。
在座的個個都是人精,擱在往日早就找個借口遁走。
偏今夜是除夕,阖家都要陪着賈母守歲,四更天之後才能各自回房。
她們想走不能走,賈寰呆在花廳裡也不自在,奈何賈母沒發話攆他,他就得在膝下承歡,不能擅自回他的東小院。
賈母呢,一早就想攆他回去,偏今日鬧了一場,反而不能攆他了。
正氣氛僵冷,賈敬、賈赦領着族中諸子弟進來拜年,給王夫人解了圍。
賈母喜悅讓座,溫言撫慰兩個老兒子——
“大節下的,沒那麼多繁文冗節,都随意了吧。”
這樣的客套話聽聽便罷了,簪纓大族的繁瑣規矩擺在那兒,想随意也随意不起來。
一大群人在鳳姐的調停下,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地上前行過了禮。
落座閑話幾句,又有輩分比他們更小的族男、族女上前行禮。
套娃一樣,一層又一層地行禮,折騰了一個時辰。
好不容易結束了,又有兩府中當執的大丫鬟、管事嬷嬷們來行禮。
賈寰隻在一旁看着都覺得累。
前世他出身豪富,逢年過節來攀附的親戚好友一大幫,他光是喊人都煩不勝煩。
穿書後換了個時空,非但沒能解脫,還比從前更煎熬了。
就說這次除夕,他身為賈家衆多“孝子賢孫”中的一小隻,一大早就起床,來來回回給一衆死了的祖先和活着的長輩磕頭,沒完沒了的磕頭,膝蓋都磕腫了!
倒是收了不少壓歲荷包。
裡頭都裝着小金銀锞子,有梅花式的、海棠式的,有八寶聯春的,有吉慶有魚的,還有幾個筆錠如意、狀元及第的,數量比去年的“賈環”收到的多了十倍不止。
果然人都是長着勢利眼的。
主子也好,奴才也好,都是看人下菜碟。
賈寰心中唏噓,打了個老大的哈欠。
他今晚來榮慶堂“紮刺”的目的已經達到,接下來再多的熱鬧,都跟他無關。
此刻花廳中喜慶喧阗的場面,某種意義上算是給他和王夫人都解了圍,後續會如何,明日自有分曉。
他趁亂溜到林黛玉身邊,賣萌讨吃她跟前的一碟稀罕蜜餞。
林黛玉斜乜他一眼,捏起一粒投喂他。
賈寰人小厚臉皮,再二再三吃個沒完。
這種古法腌漬的蜜餞,後世再吃不着的,擱在此時也難得一見,林黛玉有賈母賞她,賈寰沒有,趁機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