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慌。”戚研商上前一步,蹲下查看骸骨,她不懂驗屍,無法推斷此人是何時死亡,不過就風化程度來看,應該有好幾年了,指節處的骨頭近乎粉化。
她拾起一片布衣碎片,顔色呈現灰褐色,無法确定是原本的顔色,還是被血浸染後的顔色。布片雖然已經随着時間流逝失去了原有的質感,可從邊緣顯露的線頭來看,應該與他們身穿的統一長衫不同。
這個人是誰呢?
林霁荷不敢靠近,但是她做出了大膽假設:“說不定這個就是李雲山。”
也有這種可能,可要找的正是要找此人的真迹,卻把此人的骸骨丢在這裡長年不管,骸骨是他的可能性近乎為零。
“應該不是李雲山,很有可能是前幾年來參加比試的人,隻不過他的衣服與我們不同,無法确認。”戚研商稍作推論,不過眼下這具骸骨無法提供更多信息,在此研究也沒什麼意義,“先不管他了,我們看看這裡能不能找到書。”
一樓藏書較少,隻有左右兩側的書架,于是一人一邊尋找。
這裡叫做“觀星閣”,書架上的書也幾乎是圍繞着天文所寫,戚研商沒能找一本字迹與李雲山相近的書。
大多都是一些學術記錄,戚研商也無心仔細閱讀,不過有一本卻是寫着關于星宿的志異怪談。
林霁荷找得眼睛酸澀,她一回頭,卻見戚研商靠着書架,捧了一本書,讀得津津有味。
“你找到了?”她湊過去問道。
戚研商向前翻了兩頁,指着那行标題道:“沒沒找到,不過我看這短篇挺有意思,是叫‘狐爪圍’,你聽說過嗎?”
林霁荷輕輕掃了一眼,這個名字似乎有點眼熟,她想了想,道:“有,小時候在茶樓聽說書人講過,有些吓人的,不過記載在書上的倒是沒見過,這不應該的編來吓唬小孩的故事嗎?”
“這本書記載的就是民間瑣事,講的像模像樣的。”戚研商道,這個故事比起怪談,更像是記錄的真實故事,上面所寫的地點都是真實存在的,隻不過看下來有些驚悚罷了,被添油加醋成為怪談,也不出奇。
所謂“狐爪圍”,最早是由梭羅鎮的一位鄉紳所發現的星象,像是一圈狐爪包圍着中間一顆星而得名。
鄉紳原本想憑借這一發現求得一官半職,然而沒多久就被發現死于家中,之後此星象便被成為不祥之兆。
然而祥與不祥也隻在一念之差,千裡外他鎮的一名仕官,一直郁郁不得志,嫉妒他人官職。聽聞此等星象,去找了道士将“狐爪圍”畫于符上,試圖詛咒他人。
隻是仕官也未能得逞,當年強盜橫行,多半是隻劫财不要命,但不知為何,當夜被盜十餘人中,隻有該仕官橫死,最終那強盜也掉下了懸崖殒命。
“狐爪圍”一出現,便連死三人,即使這其中沒有什麼鬼力亂神,不是自殺就是咎由自取,但仍舊被當做了怪異事件記錄下來。
林霁荷早就不是小孩了,再次看這個故事,便不覺得哪裡可怖,道:“這星象也是冤枉,平白無故的就攤上了三條命。”
“你在那邊書架可發現了什麼?”戚研商話題一轉,突然問道。
林霁荷有些懵,答道:“都是些說什麼星星的書,還有些圖冊,我也看不懂。”
那就對了,戚研商又翻了翻書,似乎在書中找些什麼,繼而轉頭看向那具骸骨,道:“這裡基本是一些理論書籍,唯有這本是志異怪談,想必是刻意為之。”
“怎麼說?”林霁荷抱住了胳膊,背後有些發寒。
“這書中死的三個人,其描述都是右手向上高舉,你看那樓梯上的屍骸,是否也是同樣?”戚研商道。
林霁荷也轉頭看向樓梯,那具骸骨确實如書上所寫,姿勢是向上攀爬,而高舉的是右手。
她霎時感覺書房内有一絲涼意從脊骨直竄而上,不住顫抖着說:“不會這個‘狐爪圍’……真的是什麼不祥之物吧?”
戚研商合起書,塞回了書架上,道:“我猜,這是巧合。不過樓上一定是藏了什麼秘密,否則此人也不會在臨死前也要上樓,而不是逃離或者藏起來。既然這裡沒能找到李雲山的書,那樓上說不定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