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能力還真是好用。難怪白區冒着被我們過度反應直接核反擊他們首都的風險,都要先發射再通報,用洲際導彈摧毀她。人隻需要在海邊,就能用個人意志随心所欲的把鋼鐵和火藥投射在500公裡的作戰半徑内……”
那場面也太美了。瑪琳說着,畫面在她腦子裡形成她笑出了聲來,但漸漸笑容就凝固住了。她發現了點不小的問題:
“你再去和元首以及方面軍司令波爾舍上将确認一下——她們同意讓海皇姬,立下怎樣級别的功勞?”
.
.
【德黑蘭·虛拟現實·五大國首腦會議】
“時間緊迫就不多寒暄了。直接表決吧:是否同意繼續向海皇姬發射洲際導彈?請在5秒内投票。5,4……”
.
共和國除了宣布要在20分鐘後攻擊白區的主力艦外,她們還通知德黑蘭居民做好疏散準備——
倘若白區對共和國的第一次核反擊不服氣,膽敢再次發射洲際導彈,那麼她們的第二次核反擊都必将奔着完全摧毀德黑蘭的目的而去,不問青紅皂白,無論是哪個小國發射的,無關目标是哪裡。為此她們給與德黑蘭的普通百姓5個小時的避難時間,意思是如果白區在5個小時内再次攻擊海皇姬的話,對德黑蘭的核打擊不會立刻到來,而将拖到5小時後。但過了避難時間,瞄準德黑蘭的導彈将會和白區的導彈同步出鞘。
.
“一票贊成,四票否決。表決結果:不再使用洲際導彈。”
唱票的波斯方面負責人薩洛特對“不夠團結”的表決結果心裡有幾分嘀咕:
五大國都有自己獨立的洲際導彈發射平台,首腦會議雖然強調團結和一票否決權,過去大家也其樂融融沒有誰獨走過,但畢竟共和國隻說一定會反擊德黑蘭。别國獨走的過錯,會是由波斯承擔的。
.
沒時間讓他重申團結的重要性。專門叮囑投了贊成票的帕拉迪島人民蘇維埃共和國别沖動,反而不利于團結。議題馬上進入下一個:
“關于敵人的報複,我就直言了:由于沒有發射段和中段攔截能力,在導彈回到大氣層後再防空,能成功的概率不高。所以我們的戰艦很難從報複中幸存。我國現在隻緊急撤離了幾位艦娘——但我們可不能示弱到白白放棄所有的主力艦。必須得在第一時間就還以顔色。”
.
“不用洲際導彈消滅海皇姬,放她人跑掉的話,我們的地面抗戰要如何繼續下去?她發揮能力并不依賴海皇姬号,随便什麼海上平台她都能駕馭。用手柄操作的小型無人機已經是很大的威脅了,海皇姬則可以随心所欲的操控多架俯沖轟炸機。她活着我們就沒有辦法組織起任何攻勢。一昧的防守可是打不疼她們的。”
.
發言者是來自帕拉迪島的元帥瑪格麗特·布勞斯。盡管他們國家也擁有五艘主力艦,将會在10分鐘内化為烏有,但海上機動力量本來就不是保衛白區安全的中流砥柱。哈桑防線上的地面部隊才能消耗到在共和國昂貴無比的人命——絕不能是從海皇姬身上起飛的報廢飛機。
.
“關于除掉海皇姬……我們有備用方案。養了烏托邦這麼久,該他們發揮用場了。”
.
烏托邦的間諜負責偵查共和國的核武庫發射平台,他們掌握很多機密情報,首腦會議裡本該有他們的一席之位。但他們要是來的話,就會讓波斯太尴尬了。
烏托邦從最開始就想除掉阿芙羅拉,波斯自己的情報組織卻不信邪,一直相信“海皇姬絕無二心”。即便早早就收到了斯捷潘的告警也沒有重視起來。還好在放蛟歸海前,烏托邦執意挖幹了她的卵,再破壞了聯合艦隊團結,導緻她這次出行隻帶了點波斯自己的人加上露露卡洛斯号這艘波斯自己的船,挽回了其他白區大國本會蒙受的損失。
.
“烏托邦送去暗殺塞勒妮爾的間諜,進展到塞勒妮爾身邊哪裡了?海皇姬是知道她的相貌的。如果她交投名狀的時候先舉報那個間諜,麻煩也不小。”
.
“我們已經和烏托邦溝通過了。他們保證會不遺餘力動用100%的力量,先去暗殺掉海皇姬。”
.
“保證這種說辭也太兒戲了。我們過問了烏托邦關于暗殺塞勒妮爾計劃的進展,每個下級都向他們各自的上級打包票。完事,就隻是一死了之。那個間諜的身份從一開始就面臨着暴露的風險,而‘風險’到現在還沒有被排除……派出去的殺手全都因為各種意外而失手了。烏托邦難堪大任。‘希望’不能寄托在‘烏托邦’上’。”
.
“是的。烏托邦要出全力。而我們自己的外部系統也不能再想着保存實力。”
薩洛特頓了一陣,給衆位大國元首一刻心理準備。雖然海皇姬的問題是他們波斯帶來的,但他們都是命運共同體,鏟除海皇姬,每個國家都責無旁貸:
“本來,敵人對我們地下情報系統的破壞也與日俱增了。長期無監管導緻的思想懈怠普遍出現。意味着就算我們不主動放棄,他們全部暴露也隻是時間問題。小夥子們是好樣的,一開始做好了犧牲的覺悟的,沒有誰說過怕死。所以這一次,我們也得底牌盡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