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58章 楊師道病故掀亂局 楊豫之母喪亂姨母

第58章 楊師道病故掀亂局 楊豫之母喪亂姨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世民看着抱着自己腿哭的稀裡嘩啦的李治,本來他還是想瞞着其他人的,現在被李治知道了,也罷,李治每天都會侍奉在自己身邊,知道會是遲早的事,但看着李治的樣子他也算是看到了李治的孝心,也是很欣慰,自己看好李治上位不就是因為李治純孝仁厚嗎,皇帝扶起了自己的兒子道:“自從你上位之後,日日跟着朕學習處理政事,這是朕特别為你撰寫的《帝範十二篇》,你要好好學習體會。”

李治道:“兒臣一定會謹遵父皇教誨的,父皇就是兒臣最好的老師。”

李世民道:“你應當以古代的聖賢王者為師,像朕這樣是絕對不可以效法的,朕自從登基以來所犯的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于前,宮閣樓榭屢有興造,犬馬鷹隼無遠不緻,行遊四方供噸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朕犯過的錯,所以你千萬不可以把朕當做榜樣來學習。”(引用李世民帝範教子故事)

以賢者為師,李治知道父皇這是在寬慰自己做一個守成之君也很好,罵名可以由他這個當爹的來背負,所以更加難受。

隻是事情的發展并不會遵從皇帝的意思,李世民還想着自己靜靜的在宮裡培養太子李治,卻不想天地有了異象。

公元648年天有異象,太白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現,李世民令太史分析天象,太史占蔔後說是太白金星出現在白天這是兇兆,聽到這樣的話李世民憂心忡忡,難道這就是天意嗎?他的身體出現了問題,然後就有太白星出現,遙想當年自己玄武門之變前也有太白星出現,所以這都是天意?他真的快要歸天了?李世民很是憂懼。

知道這件事的還有長孫無忌,在看到太白星出現的時候長孫無忌趕緊跑到了宮裡,果然看見皇帝在凝望着天上的那顆星,他也在恐懼,難道天意如此嗎?可是這樣的天象是何意皇帝不懂。

在太白星現的時候,大臣們也開始議論紛紛,不知道這是會有天災發生還是天變預兆,這件事在百姓中也是引起了風波,朝野開始流言四起,再結合前一段時間皇帝決定對高句麗畢其功于一役的事,大家不得不懷疑難道是皇上的身體出了問題?還是上天覺得當今天子德行有虧,所以降下警示,還是因為好戰必亡?

很快坊間開始有流言偈語傳開,說是“唐三代,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在這樣的偈語流傳開以後很多人都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名應圖谶”,就是每當朝代或者皇位交替的時候,童謠預言就會在民間流傳,它往往預示了權力的走向,甚至可以預知下一任統治者的名字,每一位在任的君王都會害怕這樣的情況出現,現在李世民面對的就是這樣,天有異象,百姓間也有偈語流傳,作為皇帝他不敢不信,因為李世民是偈語的受益者。

隋末時流傳一句偈語:桃李子,洪水繞楊山;桃李子,莫浪語,黃鹄繞山飛,宛轉花園裡。

這裡面的楊就是指隋朝皇室,桃就是指陶唐,李,洪水就是,淵,所以偈語就是指楊氏的江山會被唐國公李淵取代。

而李世民上位前也有太白星出現的偈語: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

可以說現在李氏江山的兩位皇帝上位前都有天象偈語,這也是大唐朝野皆知的事情,别管這樣的事情是真是假,因為它的确為李唐坐穩江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現在偈語所蘊含的意思就是李世民不敢忽視的,但可以确定的是這不是他主導傳出去的,因為偈語有言“唐三代,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句話很明顯的跟自己的太子李治沒有關系,所以是天意注定自己的太子繼位會出現意外?或者是有人希望自己的太子繼位出現意外?這都是擺在李世民眼前的難題。

天象不可怕,但是伴随着天象産生的流言蜚語才是看不見的刀,這就說明有人在私下傳播不利于皇帝的謠言,皇帝失德天地才會出現異象,這是天降兇兆的前奏。但皇帝雖然号稱天子,卻不可能控制天變異象,百姓流言四起,民心動蕩,大唐舉國上下人心惶惶,現在李世民的敵人不再是過去看得見的世家力量,而是李世民自己培養了一輩子的的民心,安撫百姓心中的惶恐注定是一件讓皇帝焦頭爛額的事。

果然在天變異象後不久有一件事情發生,有些人想要開始試探當今皇上的身體情況了,這樣的舉動或許有壞心,或許隻是想要知道皇帝的身體到底怎麼樣,所以皇帝的外甥,最容易找到的破綻:楊豫之,又成了有心人開刀的對象。

天變發生的時候恰好發生了一件事,彼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天象上,但這件事卻被有心人注意到,皇上的妹妹桂陽長公主在自己的丈夫楊師道去世一年後也駕鶴西歸了,這樣沒有照顧,沒人約束的傻子楊豫之更加自由了,去年因為李世民的懲戒楊豫之已經沒有了财産和仆役,但好歹還有娘親,結果今年桂陽長公主也跟着老爹楊師道西歸了,楊豫之徹底成為了自由人,去往永嘉公主府上的次數就更多,所以在天變發生後坊間就開始有流言傳播。

楊師道之子楊豫之,在母喪期間與自己的姨母永嘉公主之間有不軌之事,後來這件事傳到了永嘉公主的驸馬窦奉節耳中,終于把楊豫之和自己老婆的事抓了個人贓并獲,這樣瘋子永嘉公主和傻子楊豫之的愛情成了天下皆知的笑話,窦奉節被戴了綠帽子想要審問楊豫之,可是楊豫之一個傻子能回答他什麼問題,他隻知道永嘉公主讓他做什麼他就怎麼做,窦奉節又想問一問永嘉公主,結果得到的就是一陣冷笑,永嘉公主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一個小小的窦奉節她更不在乎,惱怒之下窦奉節就直接殺了楊豫之,永嘉公主看到這樣也是直接搶過了旁邊之人的刀一刀砍傷了窦奉節,并且還大聲呐喊着要殺掉窦奉節。

李世民知道這件事之後也是沒有辦法,楊豫之的确死有餘辜,母喪期間□□,并且還是出軌自己的姨母,這是唐法所不容的,這時候沒人在乎他是不是一個傻子,但是窦奉節用私刑殺掉楊豫之也是違法的行為,楊豫之違法自有皇帝和大理寺審判,窦奉節無權進行私刑,還殺掉了楊豫之,所以被皇帝從左衛将軍貶谪為了秦州都督,這就相當于從皇帝的親軍内衛外放到了地方,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至于永嘉公主,李世民也是無奈,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妹妹是個瘋子,卻沒想到這個瘋子居然跟楊豫之那個傻子搞到了一起,并且在楊豫之被殺後還砍傷了自己的驸馬,這樣兩個人肯定是沒辦法繼續生活了,不然李世民相信窦奉節一定會死在永嘉公主手裡,因為永嘉公主就是一個瘋子,沒辦法隻能讓二人和離。

這樣永嘉公主又一次被皇帝改變了命運,聽到和離的安排後永嘉公主笑的很凄慘,在她還是一個天真小女孩的時候,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李世民為了皇位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兄長,自己也失去了慈愛的父皇,後來又被皇帝當做拉攏的工具嫁給了窦奉節,現在窦奉節還殺了自己心靈唯一的寄托,這就是自己的命,在這之後永嘉公主雖然又嫁給了右衛将軍賀蘭僧伽,但還是放浪成性,這是她對皇室顔面的報複,可是永嘉公主真的是愛楊豫之嗎?沒人确定,就算永嘉公主自己也不知道楊豫之是不是她報複自己血脈的工具。

如意知道楊豫之被殺後也是哭着跪在皇帝面前,她想不到楊豫之這樣一個傻子會被殺,如意哭着道:“皇上,豫之哥哥他隻是一個傻子啊,他們為什麼會殺掉一個傻子呢。”

皇帝歎氣道:“這就是政治争鬥的血腥,沒人會在意你是不是一個傻子,隻看你屬于誰,他們哪裡是想要殺掉一個傻子,這是想要削弱朕的力量,他們知道楊氏是忠于朕的,但楊師道死後楊氏并沒有出現有才能的人,所以就會成為他們削弱朕的目标,從去年到現在楊豫之這個傻子就成了他們下手的對象,他們這是演給朕看啊。”

如意這時候才明白這件事的根源,楊豫之早就是個傻子,為什麼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楊師道活着的時候,不是桂陽長公主活着的時候,為什麼偏偏發生在現在?天有異象所以才會被人利用來做文章,這就是政治的殘酷,現實又給如意上了一課。

聽到這裡如意就想起來自己以前和楊豫之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從楊氏母女到長安城避難開始就是舅舅楊師道收留了她們,也是那個時候楊豫之這個憨貨哥哥成了如意的朋友,楊豫之很淘嘴,楊府上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是他的,可就是這樣一個憨貨總會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給如意留下來,有些東西留到變質壞掉都不知道,楊豫之一直說如意是他唯一的朋友,這就是一個傻子的真心話。

後來如意希望武家人不再欺負楊氏母女選擇了進宮做官,那時也是楊豫之這個傻子幫忙出謀劃策最終決定了如意到弘文館學習,就算是自己進宮以後楊豫之還是經常帶着好吃的來看望自己,比起武家兄弟,楊豫之更像一個優秀的哥哥,或許他有些傻,但是在對待如意這個妹妹身上完全無可指摘。

現在想來楊豫之出事或許如意自己也有責任,楊豫之一開始進不了宮,是自己告訴豫之哥哥借助永嘉公主進宮的,所以這才有了他們二人後來發生的事情,所以對于此如意也十分自責。

楊豫之死了,留下一片罵名,永嘉公主和離了,帶着對李氏血脈的憤恨,如意自責後悔,帶着對楊豫之的思念和窦奉節的恨,隻有一個女人依舊無聲無息,那就是楊豫之的妻子,壽春縣主李氏,她從掖庭被選出成為一個傻子的妻子,結果這個傻子活不長久就被人殺了,現在她這個戴罪之人又何去何從呢?一陣凄慘的哭泣,壽春縣主這個皇帝李世民的侄女,唐高祖李淵的第四個兒子李元吉的女兒,當年名副其實的郡主,一個在掖庭長大的李氏宗室女,自缢在了一個寂靜的晚上,來的無聲無息,走的也孤單冷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