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187章 武如意一解當年事 蕭未央心中多悲怨

第187章 武如意一解當年事 蕭未央心中多悲怨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如果一個人在犯錯之後想要淡化自己的錯誤,減輕自己的罪責,最好的辦法就是抖出别人的錯誤,掩蓋自己的過錯,這樣對比之下自己就會是一個“好人”。

現在的蕭未央就是這樣的心态,她在知道自己被王婠“放棄”之走投無路後,為了求得一條生路,蕭未央知道自己的生路掌握在誰的手中,所以她用頭撞牆這樣以死相逼的方法見到了李治,并且為了李治不再被王婠“蒙蔽”,蕭未央打算招供出自己所知道的她和王婠之間所有的秘密,這些秘密注定會震驚一直被蒙在鼓裡的李治和在外面偷聽的如意。

李治聽到蕭未央說王婠還有瞞着自己的秘密,馬上就讓蕭未央具體說來。

蕭未央此時心中也是一橫,她現在不隻是要招供她和王婠秘密謀害李弘的事,因為僅僅如此并不能保證自己“清白”,她必須要說出王婠更多的髒事才會顯得自己是一時被王婠鬼迷心竅的無辜者,自己隻是從犯,王婠才是主謀!

所以蕭未央接着道:“據臣妾所知,王婠對武如意的謀害之舉實際會更早,要早到武如意因為牽涉進高陽公主謀逆被迫出宮之時。”

李治一陣疑惑,涉及高陽公主謀逆之事,這要早到什麼時候?自己怎麼記得當時的皇後和如意還“關系很好”呢?偷聽的如意則是心中一動。

蕭未央道:“皇上有所不知,當時的武如意因為牽扯進高陽公主謀逆一事,她被迫出宮,可是武如意出宮之後就發現自己肚子裡已經懷有了皇上的孩子,也就是後來的安思定公主,這是皇上知道的事。”

李治點頭,自己的女兒他肯定知道,并且他也是在王婠的告知下才知道出宮的武如意肚子裡有孩子,于是在他知道之後也就趕緊命令内侍監把武如意接進宮,難道這其中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蕭未央接着道:“實際上在皇上知道這件事之前臣妾就已經知道,是有人偷偷把武如意的消息告知的臣妾,因為這個人知道臣妾和武如意有仇,陛下可知這個人是誰?”

李治緩緩道:“是皇後?”

蕭未央肯定道:“是皇後!這個消息也隻有她知道!”

李治失神道:“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蕭未央道:“皇上可知道武如意出宮後在感業寺被人追殺的事?”

李治震驚道:“你是說?”

蕭未央凄苦的哭着道:“是的皇上,臣妾在知道武如意出宮後,并且肚子裡還有皇上的孩子的時候,臣妾就安排人追殺了武如意,因為臣妾不想武如意再回到宮裡,可是臣妾也知道皇上一旦知道武如意肚子裡有孩子是必定會接武如意進宮的,臣妾一時被嫉妒蒙蔽失了神就派人去追殺武如意,臣妾知錯。”

李治現在的心情已經不能用震驚形容,“淑妃,你太讓朕失望了,朕當時隻以為是皇姐為了要挾朕,所以才挾持的武賢妃,沒想到背後是你在派人追殺她。”

這就是當時的巧合,高陽公主因為謀逆事洩,不得已想要逃出長安城再做打算,沒想到會巧遇同樣在逃亡的如意,這樣兩個逃跑的人就撞在了一起,甚至高陽公主當時還以為追殺如意的人是李治派來追殺她的人,她的侍衛也就擋住了追殺的殺手,間接救了如意一命,直到後來高尉犁追到高陽公主,如意也就順勢成了高陽公主的“人質”,想要出城而去。

事後李治那裡知道這兩件事中間的彎彎繞繞,哪知道如意能活下來就是一個巧合,也就把所有的罪責歸結到了高陽公主的身上,現在才知道當時追殺如意的人是蕭未央派過去的?

這也是蕭未央選擇在那個時間追殺如意的原因,因為如意當時被迫出宮衆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因為如意不願意做高陽公主的棋子,為李治赦免當時還活着的魏王李泰回歸長安城吹枕邊風,所以“自願”出宮,這就算是得罪了高陽公主,不管高陽公主逃不逃跑,殺害武如意的髒水都會潑在高陽公主身上,戲劇性的是最後救了如意的人還是高陽公主,雖然救如意并不是高陽公主的本意,隻是巧合下的巧合。

蕭未央道:“皇上,這都是臣妾的錯,但臣妾也隻是被王婠當成了借刀殺人的棋子,因為臣妾後來才知道追殺武如意的人數不對,所以臣妾猜測當時王婠告知臣妾武如意懷孕的消息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之後,她自己也派出了殺手,臣妾隻是她遮掩的工具。”

李治難以置信搞得看着蕭未央,難道蕭未央嘴裡這個老謀深算的人真的是皇後?這是超出李治認知的事,可是按照李治了解的蕭未央這也不可能是謊話,所以一直以來是自己不了解自己的皇後?王皇後在賢良淑德的表面下還帶着另一副面具?

在外偷聽的如意此刻心中也是如驚濤駭浪般洶湧,她也沒有想到自己當時被追殺其中會有這麼多的内幕,在她被追殺的一開始她也以為追殺自己的人是高陽公主派出的殺手,因為她知道自己得罪了當時權勢可以和長孫無忌抗衡的高陽公主,所以她出宮重回感業寺就是抱着必死的決心,隻不過是肚子裡的安思定公主讓如意又有了求生的念頭,所以她開始逃亡,隻是如意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逃亡的路上巧遇同樣在逃亡的高陽公主,并且在高陽公主的反應下得出追殺自己的人并不是高陽公主所派,如意當時也就猜到了可能是蕭未央所為,如意現在又想起了當時高陽公主莫名其妙的一句話,“也許想你死的人不止蕭未央一人呢”,現在看來高陽公主一語成谶,蕭未央的背後居然還有王婠的操縱,如意以為當年對于自己的追殺,自己看到了事情的第二層的蕭未央,沒想到還有第三層王婠,至于李治和其他人,隻看到了第一層的高陽公主。

可是如意現在還想不明白自己當時明明還是王婠的“心腹”,自己在出宮前甚至把兒子李弘托付給了王婠,這就代表她對王婠的信任,王婠為什麼會殺她呢?

這個問題如意不明白,李治不明白,蕭未央也不明白,也許隻有在王婠那裡才能得到答案。

可是即使不知道這件事的真相,也能解釋後面一件事的原由,就是如意回宮之後曾經和李治謀劃過更換太子的事,就是廢黜李忠改立李弘為太子,并且當時這件事也得到了王婠這個皇後的允諾,王婠表示自己會和皇上站在一個立場,沒想到李治把這件事帶上朝議的時候等到的卻是王婠的臨陣變卦,不支持李弘,而是認為李忠做太子“挺好”,這樣就把提出這件事的李治搞了個措手不及,現在這麼看王婠當時的選擇就不意外了。(125章内容)

蕭未央接着哭滴滴道:“皇上,不止如此,還有武如意回宮之後的事,武如意回宮之後生下安思定公主舉辦百日宴,本來臣妾是不欲參加此宴的,皇上知道臣妾和武如意素來不和,也是王婠三番兩次請我前去赴宴,宴會後才知道王婠是想在宴會上謀害安思定公主,武如意當時說的沒錯,在安思定公主出事後,宴會上沒有去請禦醫,在徐婕妤請來禦醫後王婠也是故意昏迷讓禦醫沒有搶救安思定公主的空閑。”

李治聽着蕭未央的話算是為安思定公主沉冤昭雪,所以如意當時對自己說的都是真話,隻可惜除了自己沒人信,長孫無忌也不信,最後隻把劉賢妃當做了替罪羊,自己作為安思定公主的生父也沒能為女兒找到公道。

躲在外面的如意此時已經淚流滿面,安思定公主雖然夭折了,卻始終留在如意的心裡,尤其是前幾天李弘病重的時候,如意對安思定公主更是想念。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