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196章 武氏賢妃舊事重提 褚相遂良問心有愧

第196章 武氏賢妃舊事重提 褚相遂良問心有愧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後宮不得幹政是任何正統王朝千年傳下來的規矩,雖然曆史上已經有呂雉、陸貞這些女人超出了這個界限,還有窦漪房這位堪稱傑出的女性政治家也做過幹政的事,但這不代表女性幹政會被理性的看待,即使是一位再理性的古人也難以客觀的看待這種情況,并且能眼睜睜的接受這件事情的發生,這就是長孫無忌等人現在的心态。

紫宸殿素來是皇帝和朝臣議事的軍機要地,隻要在這裡就代表着事情需要密議,除了内侍監以外的其他内侍尚且需要遠離,更遑論其他外人了,後宮妃嫔自然就在外人之列,何況現在議論的是皇後娘娘的廢立之事,這更是議事中的重中之重,李治卻允許一個女人,一個後妃,一個牽涉進皇後廢立的武如意偷偷藏在這裡偷聽,這不是荒唐是什麼?這樣的荒唐甚至超出了長孫無忌等人的想象。

還有更荒唐的是武如意居然不知道自己應該藏好别讓人發現,而是不知避諱遮掩的站了出來,還開口想要介入到中樞六相和皇上的議事之中!這算是開天下滑稽之先河了,幾位老臣頓時被李治這樣大失體統的舉動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尤其現在的如意肚子裡還“懷着”孩子,這種大腹便便的形象更具沖擊力。

震驚之下褚遂良就是怒喝道:“放肆!皇上,紫宸殿是我大唐三代皇帝的軍機要地,豈能讓一個外人在閉門議事中偷聽?這成何體統?皇上難道已經不明事理到這種地步嗎?”

不待李治開口如意就冷笑道:“既然褚大人知道這紫宸殿是皇上議事的軍機要地,那這裡就不該是有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蠅營狗苟的地方,不然這大唐還真的會國之不國!”

如意一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算是惹怒了一衆老臣,他們在這裡商議的事都是天下事,居然被人說成颠倒黑白?

韓瑗道:“武賢妃,你藏在這裡偷聽我等議事已經是皇上的失責,難道你還想在這裡信口雌黃、搬弄是非嗎?我大唐自立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像你這樣膽大妄為的後宮妃嫔,你還不速速退去,不然就别怪我等動用大唐律令治罪與你。”

如意針鋒相抵道:“賤婢有什麼說錯的地方嗎?是,賤婢是出身低賤,是隻是一個女人,但這紫宸殿的道理還有男女之分嗎?諸位大人皆言紫宸殿是大唐皇上和朝臣議事的重地,但議事議的是什麼?難道不是道理二字嗎?怎麼到了賤婢這裡反而身份低賤,還是女人,難道諸位大人嘴裡的道理是有男女之别嗎?”

如意口口聲聲的道理就好像在指責幾位老臣都是無理之人,他們現在就是在無理取鬧,這誰受得了?

長孫無忌沉着臉道:“武賢妃有什麼話可以明說,但如果你是在無端指責我等諸位老臣,那就别怪老臣無禮了,老臣就是拼着向皇上告老還鄉也要追責賢妃,之後隻能有你無我等,有我等無賢妃。”

長孫無忌這句話可真的吓壞了李治,眼下這種情況長孫無忌就是想和如意你死我活,兩人隻能留一個,李治沒想到如意居然會這麼大膽,膽敢這麼指責幾位老臣,這可是連李治都不敢做的事,偏偏如意就敢,就問李治怕不怕,原來如意昨天說的“皇上不能說的話臣婢來說,皇上不能擔的罵名臣婢來擔”居然是實話?

如意笑着道:“那好,那賤婢今天就和諸位大人關起門來說亮話,先接着剛剛賤婢說過的話,褚遂良大人剛剛對皇上說的話大義凜然,言之鑿鑿,那麼先帝之言,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褚大人是否敢以自己為鏡自照而扪心自問,是否能問心無愧?”

如意一個“問心無愧”反而把褚遂良問了一個猶豫,他是否敢保證自己問心無愧?隻得說老臣不知武賢妃所言何意?

如意接着笑着道:“既然褚大人還不知,那賤婢就告知褚大人,畢竟不知者無罪。不知褚大人是否還記着賤婢那可憐的女兒,就是賤婢還在襁褓中就被害了性命的安思定公主,現在說這些可能算是舊事重提。賤婢還記着當時安定被害時褚大人對賤婢說過的話,褚大人說殺人需要動機,劉賢妃的殺人動機是因為賤婢之子觊觎太子之位最終引得劉賢妃報複所以才有了害人之舉,當時賤婢雖有疑惑,但褚大人卻告知賤婢莫要無理取鬧擾亂後宮,最終褚大人也就這樣結了案。可是現在看來兇手明明是已經入獄的蕭淑妃,哦,這也是出自褚大人以及諸位大人的斷案,可是既然如此結果那也就說明安定被害是一件冤案,是褚大人辦下的冤案,那麼就是褚大人冤死了皇上的劉賢妃娘娘,不知褚大人怎麼看這件事?且不說被冤死之人是皇上的賢妃娘娘,哪怕隻是一位尋常的百姓被冤緻死,褚大人就能扪心自問、問心無愧嗎?所以賤婢不明白的是事情已經發生了這麼長時間,褚大人是如何依舊能夠大義凜然的站在紫宸殿?難道現在的紫宸殿已經不是講道理的地方了嗎?還是說褚大人明知道自己辦下了冤案卻依舊裝作不知?不知者無罪嗎?那褚大人這算不算事同欺君?欺君之罪,皇上,何不擒下此僚?”

說到最後如意臉上的笑早就成了滿眼的恨,她恨褚遂良,恨褚遂良當年在自己的女兒被害時褚遂良不說找到真兇還自己公道,反而還道貌岸然的幫王皇後遮掩,反而還指責自己進宮之名不正,為了維持後宮的大局自己就是那個可以犧牲的人,這是如意的恨,于是當年的伯樂和千裡馬就反目成仇,現在如意這是在複仇。

當然如意也并不是魯莽行事,她知道李治并不想和長孫無忌徹底鬧翻,所以她并沒有說出王皇後自己招認她才是這一切的幕後兇手,直接追究王皇後的罪責,這樣就會把長孫無忌也牽扯進去,李治現在還沒有和長孫無忌短兵相接的能力,所以如意巧妙的借着一個人的名義隻牽扯了褚遂良一人,那就是劉賢妃。

長孫無忌等人沒想到如意會提起劉賢妃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可憐的女人早已經被大家遺忘。劉賢妃身份起初隻是教導李治房事的宮女,能為李治生下一位皇子已經算是得天之幸,而她的兒子李忠能成為太子更是天幸中的天幸,但她的兒子是皇後娘娘的養子,這個可憐的女人隻是母憑子貴得到了賢妃娘娘的位子,卻依舊不入大家的眼,在這些大人們眼裡她依舊卑微,已經被習慣性忽視,哪怕她被冤枉緻死,她依舊是那個不起眼的宮女,有多少時候如意都在劉氏眼中看到了自己,她們一樣出身低賤,一樣都是從宮女做起,一樣的卑微,但如意看着哪怕到死都不敢反抗的劉賢妃她不甘心,這些老臣可以犧牲劉賢妃來掩蓋王皇後,可以無視自己的女兒被害,如意要反抗,要複仇,所以她不會做第二個劉賢妃,現在劉賢妃就成了她反抗的武器,這也是如意口口聲聲稱呼自己為賤婢的原因,這是來自兩位賤婢的呐喊。

千裡之堤潰于蟻穴,長孫無忌等人可以忘記劉賢妃這個卑微的女人的存在,卻無法忽視劉賢妃存在過的事實,所以褚遂良冤死劉賢妃這件事也就是事實,賢妃其人雖然卑微,但賢妃這個稱呼依然是皇帝的四大妃之一,不能輕視。

既然如此,那褚遂良又何德何能繼續站在這紫宸殿裡議事?難道真的如武賢妃所言紫宸殿是颠倒黑白、玩弄是非、不講道理的地方嗎?冤殺了皇帝的一位賢妃娘娘就能這麼無動于衷?長孫無忌做不出這樣的事,視清名為名聲的褚遂良也做不出不敢承認的事,他也不可能牽連出長孫無忌等人,隻能一人承擔責任,所以殺人償命,褚遂良冤死了皇上的劉賢妃,那他至少也是同罪。

于是褚遂良伏地扣頭道:“皇上,武賢妃說得對,臣在安思定公主被害一事上的确有苟且之心,所以老臣德不配位,不配繼續留在紫宸殿内議事,不配為吏部尚書之職,臣請皇上治罪,還劉賢妃娘娘公道。”

長孫無忌見形勢危急,他可不想這時候褚遂良被治罪,眼下正是廢後與否的關鍵時刻,褚遂良不能出事,于是趕緊道:“皇上,褚大人乃先帝禦命輔政大臣,雖有罪但不可加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