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229章 陳母問勇勇冠三軍 大唐鐵甲不動如山

第229章 陳母問勇勇冠三軍 大唐鐵甲不動如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戰争是一種風險極大的事情,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在戰争中做到萬無一失是很困難的,這就需要主帥的意志,在這種情況下,戰争的勝負往往決定于主帥的意志是否堅強,而最後的勝利也往往存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蘇定方西征,唐軍一萬五餘人,沒想到等來的卻是阿史那賀魯舉國之力的十萬突厥大軍,面對心中惴惴的幾位同僚,蘇定方感慨一句:“行軍打仗不是做飯,從來不會等你準備好了再下鍋。”

既然已經決定了戰術,那接下來就是商議如何分兵固守的問題。

蘇定方指着兩處高地中南邊的一處道:“這裡,我需要一個人帶領步卒在這裡守,隻有五千步卒。”

賬内的幾人一愣,五千步卒守不知道多少進攻的突厥人?關鍵是其中還有騎兵,是人都知道步兵是難以和抗衡騎兵的。

蘇定方繼續說道:“我軍兵力遠少于突厥人,現在又反其道而行之分兵兩處,突厥人必定要各個擊破,我在此處布置五千步卒,突厥人一定會先易後難,認為消滅這幾千步卒是輕而易舉,手到擒來之事,先行啃掉這五千人,所以...”

蘇定方沒有說完,所以什麼?

所以這五千人實際上就是誘餌?是用來吸引突厥人的攻擊的,換句話說也是用來和突厥人消耗的,本來就是五千對數萬,這是人數劣勢,然後步對騎也落入下風,這是兵種劣勢,按蘇定方現在這麼一說,這還是誘餌,所以這不就是送死的任務?雖然軍人無懼馬革裹屍還,可是這種明知是死還要勇往直前更需要莫大的勇氣。

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蘇定方雖然這麼說,幾人還是做好了接受命令的準備,大家同為袍澤,誰死不是死?誰都可以死,就是不能逃避。

蘇定方也不再多說什麼話,他知道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環顧幾人一圈,然後道:“郭孝慎,你敢不敢接這個命令?”

郭孝慎沒有猶豫道:“末将領命!”

蘇定方點點頭道:“好,你還有什麼話需要留下嗎?”

郭孝慎這時候反而有一些猶豫道:“末将,末将若馬革裹屍,他日有人來問将軍末将勇乎?末将希望...”

蘇定方不等郭孝慎說完道:“勇冠三軍。”

(陳母問勇,陳祥榕,一位年僅十九歲的英雄戰士,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進了祖國的山河,用生命捍衛了祖國的領土,所以我把他和一位偉大母親的典故寫到了這裡。)

郭孝慎此時笑着看向已經明白自己心意的蘇定方像是再也沒有了牽挂。

蘇定方卻問了一句:“若是沒有人來詢問呢?此人是誰?需要我為你傳話嗎?”

郭孝慎笑着道:“若是沒有人來詢問,那将軍就當做末将什麼話都沒有留下即可。”

說完郭孝慎就要領兵而去。

蘇定方還是囑托一句道:“戰争的勝負往往決定于主帥的意志是否堅強,而最後的勝利也往往存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你雖為固守,但居高臨下,這是你的優勢,也是唯一的優勢,而我會在突厥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才會出兵,這是我們唯一的勝機,所以你可以戰死,但我需要你死的更有價值,需要你消耗完突厥人的銳氣,不然你将死的毫無意義,你明白了嗎?”

郭孝慎一愣,對于軍人來說,死是最簡單的事,但更要死得其所,死的有價值,蘇定方要他堅持到突厥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那至少就是三波攻擊,這隻是最簡單的理解,實際上這個過程難以用次數和時間來衡量,一切都要看蘇定方對戰場态勢的考量。

可是換句話說,蘇定方這是把整個唐軍的勝機都壓在自己和五千步卒的身上,這樣的責任比泰山還重,他不敢懈怠,于是重重的點頭才離開。

唐軍的動向躲不開突厥人斥候的觀察,所以郭孝慎在帶軍奔向另一處小高地的時候消息馬上就傳回了阿史那賀魯的中軍大營。

阿史那賀魯看着斥候傳來的消息不禁對着前來議事的突厥十姓部落首領“哈哈”大笑,坐在近前的一位首領好奇道:“可汗是在笑什麼?”

阿史那賀魯道:“我笑大唐皇帝愚不可及,居然派了這麼一個不通軍法的蠢貨來進犯我突厥,我也笑我們中有一些人膽小如鼠,居然會害怕這樣的唐軍,哈哈,你們看吧。”

說完把手中的情報遞了出去,十姓部落的首領開始輪流傳遞。

情報中說唐軍頂多一萬多人,現在已經在幾十裡外開始駐守,并且還是兵分兩路,其中一處是步卒五千人左右,另一處則是騎兵,不足萬人,難怪阿史那賀魯會哈哈大笑呢,唐軍的這番操作别說阿史那賀魯想笑,這些首領也不知道這一次唐軍的将領到底在想什麼,兵力勢單力薄不說,就這還要分兵兩處,不怕被突厥人各個擊破嗎?

阿史那賀魯接着道:“中原的兵書中有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現在我軍的兵力是唐軍的十倍,但唐軍反而還是分兵兩處,這不是愚蠢是什麼,難不成唐軍的将領還不如我等熟讀兵法嗎?哈哈,此次唐軍将領叫什麼?”

身邊馬上有近侍道:“可汗,來将名叫蘇定方。”

阿史那賀魯道:“蘇定方?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上一次還是大唐名将程知節前來,這一次卻是名不見經傳的蘇定方,大唐的皇帝這是在看不起我們嗎?而在這之前,我們中有一些首領還在懼怕唐軍的來襲,還不敢在這裡打這一戰,真是膽小如鼠,可笑至極!”

不怪阿史那賀魯呵斥,因為突厥舉國之力出這麼多兵力并不都屬于阿史那賀魯自己一個部落,他的十萬大軍來源于突厥的十姓部落,之前有一些部落實在是近年被唐軍打怕了,面對阿史那賀魯的召集就有些不情願,還說着不該與唐軍開戰的話,突厥人是遊牧民族,打不過還躲不過嗎?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