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監這才領命而去。
在内侍監離去後,李治喃喃的對武皇後道:“哈哈,皇後,你看,蘇定方真的打赢了這一戰,隻是不知道是怎麼赢得,打了一年了,朕日日夜夜都牽挂着這件事。”
武皇後笑着道:“是啊,蘇定方将軍不辱聖命,一會兒等裴行儉過來就真相大白了,皇上不用着急,一年的時間都等過來,不差這麼一會兒。”
接着李治又想到了自己剛剛淩亂的樣子,他想着自己的父皇太宗皇帝聽到這樣的消息一定不會像自己一樣失态,想着想着李治就不自覺的說了出來,進而向武皇後問道:“皇上,你說朕現在是不是有些力有不及了?朕有些力不從心了。”
武皇後知道李治這是又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她心中也是歎氣,有太宗皇帝珠玉在前,李治不管怎麼做都被朝臣挑剔,不管怎麼做都覺得自己做的差太宗皇帝太遠,人人都會說虎父無犬子,可有多少犬子能比得上虎父?這是李治一直以來背負的壓力。
武皇後笑着拉着李治的手道:“皇上還年富力強,器宇軒昂,隻是這一段時間因為旱災的事累了,哪有什麼力不從心的事,這不裴行儉就給皇上帶好消息來了嗎?”
李治也是笑笑。
實際上他最近也真的是因為旱災的事累壞了,不然也不會在内侍監第一遍說出裴行儉的時候他反應不過來。
不消一會兒的功夫内侍監就帶着裴行儉來了立政殿,這時候李治和武皇後也收拾好了自己的衣着。
裴行儉也沒想到自己來到長安的時候是夜裡,但他謹記蘇定方讓他以最快的速度告訴皇上捷報的事,也就不管其他連夜進宮,這樣他也就沒有時間去整理自己的衣袍,所以風塵仆仆都難以形容他的風霜之色。
武皇後看着裴行儉道:“裴行儉,你一路上是馬不停蹄地趕回來的?”
裴行儉道:“回皇後娘娘,老師特别囑托末将要以最快的速度告訴皇上西域大捷的好消息,所以末将是以十萬火急的方式趕回來的。”
李治和武皇後精神一振,裴行儉這麼說那就說明這場勝戰很關鍵。
武皇後道:“内侍監大人,趕緊為裴行儉賜座,裴行儉,你趕緊為皇上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裴行儉謝過了武皇後的賜座,這時候李治也迫不及待的等着裴行儉詳細說說蘇定方如何打勝戰的事。
實際上李治不用問裴行儉,因為裴行儉已經把蘇定方寫的戰報呈上,李治想要知道的都在戰報裡,但李治還是邊看戰報邊問裴行儉,他不隻要親眼看到,也想親耳聽到。
好在裴行儉聽命行事,就開始叙述唐突雙方這一戰的始末滿足李治的好奇心。
于是裴行儉就說到了蘇定方帶領唐軍經過數月的行軍終于在曳咥河範圍内遇到了“守株待兔”的突厥人,并且是突厥人傾國之力的十萬大軍,而彼時的唐軍隻有長途跋涉的一萬五千餘人,卻需要面對以逸待勞的十萬突厥大軍。
裴行儉文武皆備,講故事也講的聲情并茂,引人入勝,所以不管是李治還是武皇後,包括内侍監在聽到唐軍以一萬五千餘衆需要面對近乎十倍于自己的突厥人的時候都不自覺的開始緊張起來。
裴行儉看着他們緊張的樣子嘴角微微一笑,李治和武皇後他們作為幾乎不懂軍事的局外人,自然會驚訝于這樣的兵力對比,這也是裴行儉故意用這樣講故事的方式,這樣也算體現戰事的難度,為将士們多多争取戰功,算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但這樣以少勝多的戰事也足夠讓裴行儉自傲。
接着裴行儉說到蘇定方即使面對幾乎十倍于自己的敵人也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決意就在曳咥河旁和突厥人一戰,這是背水一戰。
李治和武皇後聽得連連點頭,以萬餘對十萬,這不是背水一戰又是什麼?蘇定方當時是怎麼敢的?他們雖然信任蘇定方,卻從來不知道蘇定方的戰力到底有多強。
然後裴行儉說到了蘇定方的戰術,把本就不多的唐軍分兵兩處,騎兵和步卒各自扼守一處高地,這樣的兵力安排又吊足了李治等人的胃口,任由他們是兵法的門外漢也知道這樣的分兵隻會被突厥人抓住唐軍本就兵力弱勢的缺點逐個擊破,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唐軍打赢了這一戰,所以這就證明了蘇定方這樣的安排并沒有問題。
繼而裴行儉說到了郭孝慎帶領五千唐軍步卒守在一邊,蘇定方自己親自帶領一萬唐軍騎兵守在另一處,兩處陣地成掎角之勢。
幾人并沒有發現裴行儉提到郭孝慎的時候武皇後臉色一頓。
突厥人也的确和李治、武皇後想的一樣選擇了各個擊破的開局方式,并且選擇了兵力更為弱勢是郭孝慎步卒陣地,李治三人聽得連連點頭,他們也是這麼想的,可是繼而想到了其中的問題,自己要是這麼想不就跟突厥人一樣必敗無疑了嗎?但他們馬上想到了兵力布置之後接下來就是雙方的刀兵相向。
然後裴行儉說到了突厥人率先攻擊唐軍步卒陣地的事,又把李治三人帶入到了緊張的氣氛中。
裴行儉說到了郭孝慎帶領五千步卒首先抵擋兩萬突厥步卒幾個時辰不退一步,這讓李治聽得熱血沸騰,連聲道:“郭孝慎打得好!”
裴行儉又說道突厥人見步卒陣地久攻不下就開始改變戰術,開始出動一萬騎兵加入圍殺郭孝慎他們的進攻,這樣的改變更讓李治三人膽寒。
武皇後趕忙問道:“郭孝慎怎麼樣了?”
裴行儉沒有聽出武皇後語氣的異樣,回複道:“騎兵對步卒,郭孝慎他們需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突厥騎兵的沖擊,這時候老師也覓得一絲戰機,就一馬當先帶領全軍向着突厥人的大軍直搗黃龍沖了過去。”
這時候該李治驚訝了:“啊!?蘇定方将軍怎麼樣了?”
内侍監看着李治和武皇後二人一陣無語,這還真是夫唱婦随。
裴行儉接着說道在老師的帶領下,全軍奮不顧身,舍生忘死,哪怕面對數倍與自己的對手也視死如歸,一舉正面擊潰了突厥沙缽羅可汗帶領的大軍,并且乘勝追擊突厥人三十餘裡,殺的突厥大軍四散潰逃,然後老師又帶人回援救下了郭孝慎他們。
李治聽到現在才知道裴行儉說的大勝是這麼來的,以萬餘對十萬,以少勝多,完全擊潰突厥人的大軍,這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場大勝。
在李治和武皇後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為止的時候,裴行儉卻沒有停下講故事。
裴行儉接着說道第二天老師本打算繼續率軍攻打突厥人,可是卻等來了五弩失畢五姓部落的投降,然後知道了五咄陸部五姓部落也南下去投降阿史那步真一路,老師這才派裴行儉回來向皇上通傳捷報,而老師繼續帶領大軍追擊沙缽羅(阿史那賀魯)可汗這個孤家寡人而去。
李治聽到現在才知道勝戰事小,五弩失畢和五咄陸部十姓部落投降也事小,沙缽羅可汗成了孤家寡人連夜遁逃才是大事,這代表蘇定方完全有希望像李靖當年擒拿颉利可汗一樣把沙缽羅可汗捉回長安,這是李治對蘇定方說過的話,現在蘇定方就是在這麼做。
這也是蘇定方讓裴行儉回長安的原因,因為此戰大唐勝,西突厥亡,唐突之間的戰争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