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武功,一直以來都是衡量一位帝王當權水準的重要标準,有的帝王善文治,有的帝王善武功,有的帝王二者兼有之,有的帝王二者差之遠矣,但稍微有上進心的帝王都會希望自己在這兩方面有所建樹,青史留名,但總的對比來說,武功是比文治更有價值的功績,熱血沸騰最不過開疆拓土。
在聽完裴行儉的叙述之後,李治夜裡再也不能入眠,蘇定方之前雖然也有過勝戰,這證明了李治用人的眼光,但對突厥一戰卻不可同日而語,相提并論,因為對西突厥一戰是真正的滅國戰,是大獲全勝,是可以和太宗皇帝兵伐高昌,大破吐谷渾,生擒東突厥颉利可汗一個等級的勝戰,是在這之前李治自覺以自己的才能渴望都不可及的功績。
現在,蘇定方做到了,他一舉攻破西突厥,這就代表李治繼位以來終于有一些功績可以稍稍和自己的父親能做出對比,李治甚至激動地快要落淚,因為他在皇位上承受的壓力讓他實在憋屈,在這一刻他也可以大聲的說出自己做皇帝還是可以的。
所以哪怕裴行儉和内侍監都已經離去,立政殿内隻留下李治和武皇後二人,李治也再沒有了睡意,心胸激情澎湃,武皇後也能切身體會到李治的心情,當年她作為才人侍奉在太宗皇帝身邊的時候也看到過這樣的太宗皇帝,雖然在她心中李治也是比不上太宗皇帝太多,但這不是李治的問題,而是太宗皇帝太過超人,秦皇漢武,千古一帝,不外如是,李治隻是一個普通人。
皇帝不是權利本身,而像是權利的弄潮兒,他必須想方設法才能保證自己站在權利浪花的頂端,略有不小心就會被浪花吞噬。
李治現在的處境和蘇定方面對突厥十萬大軍也差不多,朝堂上的黨派門閥權臣隻會比突厥人更強,朝堂就是看不到硝煙的戰争,蘇定方找到了自己背水一戰的支點,可李治的支點又在哪裡?
好在内侍監是個心細的人,知道李治和武皇後聽到消息後可能會夜不能寐,就安排禦膳房為二人準備了夜宵,内侍監在安頓好裴行儉之後就送了過來。
李治和武皇後看着内侍監送來的夜宵卻沒能吃下去,因為他們看着夜宵又想到了自己眼下的處境,蘇定方打敗突厥人固然可喜,可是朝内李治依舊面臨着關内大旱的憂慮,遠水不解近渴。
武皇後歎氣道:“皇上,恰逢搭在,無外乎開源節流,能省則省,今有蘇定方将軍在外浴血奮戰,我等怎可在大災中無動于衷,所以臣妾建議從明天開始朝内一應開銷,吃穿用度,朝官俸祿都暫且停發,把糧食都供應在救濟災民之中,有蘇定方将軍視死如歸在前,臣妾認為朝臣們一定會識大體,毫無怨言的。”
宮内節省開支,朝堂停發朝官俸祿,這是武皇後和李治早就想好的應對旱災的對策,可是問題難就難在怎麼做讓朝官毫無怨言,李治想要停俸,朝官卻說蘇定方征讨西域耗費糧饷,倒不如暫時收回兵力,這才是應對旱災的辦法。
現在蘇定方一舉擊敗阿史那賀魯,武皇後堵不上朝官的嘴,所以她認為在這個節骨眼上再提這件事就能讓朝官“毫無怨言”,蘇定方做到了自己該做的事,現在該大家一起付出了,從皇上自己的宮内開始,皇上皇後減肥,朝官停俸。
李治也領會了武皇後的言外之意,打算在天亮之後的朝會就這麼做,順便珍惜一下這最後的夜宵。
第二天的大朝議百官果然還是照例提及了關中大旱的事,今年以來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話裡話外還是覺得李治這時候對西域動兵是靡費糧食。
往日裡李治隻能吃了這個啞巴虧,但今天李治一揮手,内侍監馬上會意喊道:“宣,裴行儉進殿。”
在這時候李治緩聲說道:“朕在昨晚得到一個消息。”
然後重複一句道:“好消息。”
衆朝臣一愣,昨晚得到的消息,還是好消息,所以今天在朝議上說出來,那麼看來“好消息”就是這個裴行儉帶來的?
可是裴行儉是誰?
在蘇定方被李治啟用之前,他在朝堂尚且還是一個無名之輩,那裴行儉這個學生就更不用提了,衆朝臣現在不知道他是誰很正常。
但也有有心的朝臣,比如長孫無忌,他就聽着裴行儉的名字很耳熟,像是在哪裡聽到過這個名字,可是具體在哪卻恍恍惚惚,思來想去長孫無忌恍然大悟道:“是他?”
難道?
裴行儉在内侍監的宣見後馬上走進宣政殿。
李治不再啰嗦,直接道:“裴行儉,把你帶來的好消息跟朝堂的各位大人說一說吧,哦,你可能需要先介紹一下自己,朕覺得諸位大人可能還不認識你是誰。”
裴行儉聞言道:“皇上,末将遵命,諸位大人,末将是蘇定方将軍的學生,也是家師這一次征讨西域的副将,末将帶來的是西域的消息。”
西域的消息?
大家剛剛還在隐晦的向李治表達對西征突厥的不滿,這時候就有當事人來到了朝堂?帶來了西域的消息?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啊。
裴行儉不在乎朝臣們怎麼看到他,繼續說道:“回禀皇上,蘇定方将軍在和突厥沙缽羅可汗率領的突厥主力一戰中,一舉擊敗了突厥人,所以特意命令末将來傳送捷報。”
突厥可汗率領的主力?
一舉擊敗?
所以蘇定方這是打了勝戰?裴行儉特意回來報信?這個蘇定方自從被李治啟用以來還真是捷報頻傳啊,但這一次的勝戰至于這麼大動幹戈的派裴行儉回來彙報嗎?還真是大驚小怪,沒見過世面......不少朝臣都在心中腹诽。
但李治接着道:“裴行儉,你這說的也太籠統了,這樣諸位大人能聽出什麼東西?把戰事往詳細的說一說。”
朝堂諸位朝臣又在想難道這一戰勝的還有什麼隐情不成?
然後他們就聽到裴行儉說着蘇定方率領的唐軍隻有一萬五千餘衆,突厥沙缽羅可汗卻親率十萬大軍,但即使是這樣,卻被蘇定方以寡擊衆打敗?
這的确說得上一次大勝。
但朝臣們又聽到裴行儉第二天突厥十姓部落率衆來投降的事。
那這?就算是一次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