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太子太傅林家可謂是是出盡了風頭,宮中嫡出的三公主到了讀書的年紀,聖上下旨,點了沈家與林家的姑娘為其伴讀。
那沈家的姑娘比三公主大了三歲,年紀正合适,她為伴讀一事衆人心中早有猜測。可那林家姑娘與三公主同一日出生,哪裡擔得起伴讀規勸公主讀書的重擔?
其中不合理之處,有那心思玲珑之人私下揣摩了,顯然這是聖上故意擡舉林家呢!
自打聖上登基,林家的好處一樣接一樣,老爺子當了太子太傅,林家大老爺林向誠進了工部,二老爺林向謙也中了進士,當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林家簡在帝心,也難怪林府上下各個都喜氣洋洋呢!
“玉潔被點為伴讀,日後就要在宮裡讀書了,當真是天大的福氣呢!”林府二太太楊氏端坐在老太太葉氏下首,滿臉笑意。
葉氏懷裡抱着話題中心的主角玉潔,聞言垂頭瞧了瞧這小家夥,笑着搖搖頭:“雖是天家開恩才得來的機緣,我卻總擔心玉潔進了宮不自在。”
楊氏掩着唇直笑:“母親這是關心則亂了,皇後娘娘那可是玉潔嫡嫡親的姨母,有娘娘照顧,怎會不自在?”
坐在楊氏對面的大太太沈端怿柔聲開口:“娘娘宮務繁忙,便是有心照顧,宮裡也比不得家中的自在。”玉潔的姨母是皇後娘娘不錯,可沈端怿是知道姐姐在宮中不易的,玉潔年紀又小,姐姐免不了多費些心神照顧,沈端怿實在是心疼姐姐,也不願玉潔與自己母女分離。
也不知道皇上怎得動了這心思。
皇上是明君,政事上的滴水不漏,如今這不合理的安排,明面上彰顯對皇後的恩寵,實際上卻要皇後勞心勞力,沈端怿心道:不過是沒那麼在意姐姐罷了。
當衆被人反駁了,楊氏有些挂不住臉,暗道有個當皇後的姐姐就是底氣足,她的姐妹怎麼就沒個争氣的?
她正欲開口刺上兩句,卻被四太太唐氏搶了先:“玉潔年紀雖小,卻素來乖巧聰慧,便是宮中規矩多,可有了皇後娘娘的照拂,定能适應良好的。”
沈端怿颔首,對葉氏道:“四弟妹說的在理,母親莫擔心,要對我們玉潔有信心啊!”
握在葉氏懷裡打瞌睡的玉潔聽到娘親在說自己,頓時來了精神,連連點頭:“就是就是,娘親說得對。”
屋内女眷頓時便笑了。
唯有楊氏撇了撇嘴,趁無人在意時翻了個白眼,是是是,知道你唐氏會說話,母親大嫂都喜歡,她就鬧不明白了,你唐氏到底是嫁給母親和大嫂了,還是嫁給四叔了?
四房的破事你理得清嗎?
楊氏暗戳戳陰陽人家,心裡雖是知道四叔那德行,四房的事是理不清的,但她不服啊,她說的話哪句不對了,怎麼就被怼了?
她的目光落在沈端怿平坦的腹部,頓時了然:想必是大嫂懷了孕,情緒不穩定吧!
她心中疙瘩正稍稍解開些,一想到她大嫂兒女雙全肚子裡還揣着一個,她怎麼生了玉清之後就毫無動靜呢?
說起來也有些奇怪,四個爺們都正當壯年,怎得這兩年除了大嫂就沒喜訊呢?況且除了大嫂,還沒人能懷第二次。
楊氏的思維瞬間活躍起來,無一不以“沈家有懷孕秘方吸收他人氣運”展開,待到楊氏腦補完一場大戲後,葉氏也乏了,讓楊氏和唐氏退下了。
出了春晖院,楊氏便将剛才的腦補抛之腦後了,沈家怎麼會有秘方?有這種好事怎麼不見皇後娘娘誕下個皇子?
要說沒喜訊......這三年林家玉字輩添了四個孩子!
三房得了姑娘,三太太江氏難産傷了身子;四房得了少爺,生了兒子的姨娘鬧得四房雞飛狗跳,這兩房沒有喜訊,在楊氏看來屬實正常,以後會不會有,也難說。
兜兜轉轉,原來隻有他們二房沒有喜訊。
她,以及兩個姨娘一個通房,都沒有。
楊氏歎了口氣,看來還是男人不行!她嘔個什麼氣?
春晖院裡,閑雜人等退出去後,葉氏臉上的笑容頓時便垮了,仍陪坐在一旁的大兒媳沈端怿亦有擔憂之色,玉潔年紀雖小,心思卻玲珑,察覺到屋裡不同尋常的氛圍,連忙摟緊了葉氏的脖子,撒嬌道:“祖母,不要不開心。”
往常孫女一旦這麼說了,葉氏必然不會再拉着臉,隻是一想起自己的寶貝孫女就要去宮裡給公主當伴讀了,一年都回來不了幾趟,葉氏這心裡就不舒坦,勉強扯出的笑臉,連才三歲的玉潔也看得出她的強顔歡笑了。
小家夥可憐巴巴地瞧着葉氏,她臉小小的,眼睛大大的,被她這般看着,葉氏的心更酸脹了。
玉潔的生母沈端怿也不舍,隻是宮裡頭有她胞姐坐鎮,想來也不會有人故意為難玉潔,該交代的、該打點的,她都安排好了,玉潔在宮裡也會過的舒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