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賜老八魏王這個封号,一則是因為他母家曹氏曾是沛國曹氏的直系後人,這于他是無上榮耀;二者,他自幼便有孟德逐鹿天下之志,三歲通詩文,五歲便可與朕對弈兵棋,何人能比。”
仁侑帝笑着拍了拍仁禮皇後的手,“你過去最寵他,可還記得他那時的豪言壯志?”
“妾身自然記得。”仁禮皇後笑着回握住仁侑帝的手,眼眶有些紅,“他十歲便說要上陣殺敵踏平雍國,何等豪氣。”
“你們隻知其一,卻不知他說這話是因為朕那日正為雍人侵擾邊境而煩心,她母妃見之亦憂心忡忡,這孩子向來孝順,才有此言。”
“他是個好孩子。”仁禮皇後低頭拭去眼角淚水,哀傷道:“蓮姬妹妹苦了一輩子,能有這孩子卻是莫大的福氣。她最後那幾年幾乎下不了床,是這孩子日日陪伴在他母妃床側,逗笑嬉鬧,才不至于讓他母妃失了生氣。”
“蓮姬生前與你關系最好。”仁侑帝拉着皇後在自己身側坐下,破天荒地将她擁在懷裡,倒有一番老夫老妻的恩愛模樣。
仁禮皇後得此同座恩寵自然歡喜,但想到曹蓮姬母子又覺悲傷,一時間面上同時露出嬌羞與哀愁之色,較以往的穩重端莊倒是更顯生動明豔。
“那孩子雖則聰穎,隻是性子太過活潑好動,常常惹事。”仁禮皇後說到這裡卻又有了笑意,與仁侑帝相視一笑,“每每闖禍了,就跑到陛下面前撒嬌,滿皇宮都能聽見他喊爹爹的聲音,這個機靈鬼啊,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可不是,淘氣得很……”
仁侑帝的心情終于好了不少,百官也略微松了口氣,心想不愧是母儀天下的仁禮皇後,到底還是她能穩定局面。
唯有宋元落,略帶同情地看向堂下始終跪着的蕭滐。
活潑機靈,調皮淘氣,難不成除了魏王這個稱号,他連性格都是在模仿他那個八哥?
這是怎樣一出聞者落淚的替身文學……
心下默默歎了口氣,宋元落的心情更顯沉重。
那幾位早死的皇子宋元落雖也大緻翻閱過他們的生平,心中也一度懷疑過他們的死因,卻并未深入調查過。
二皇子死于春獵,那一日他與蕭玉珩為救被野獸沖撞的仁侑帝雙雙跌落懸崖,被找到時蕭玉珩的腿廢了,而他也陷入了重度昏迷,在宮裡撐了幾日便不幸去世,自那之後大虞再未辦過春獵。
其母謝氏也是出身名門,祖上是陳郡謝氏後裔,族中也有不少勢力在朝中為官,隻可惜二皇子去世後她便再無所出,前兩年已經去世了。
三皇子則是酒後溺水而亡。夜裡失足跌落禦花園的湖裡,第二天才被人發現,服侍他的奴才全因伺候不當斬首了,從案卷記錄來看也是一出意外。
他生母宸妃倒是依舊健在,隻是出身不高,也沒什麼存在感。
剩下的便是八皇子。
他的死因便是大理寺真實記錄的那份案卷上也沒有過多贅述,隻說他因病而逝,他死後本就卧病在床的蓮妃也黯然消逝,而沒多久,六皇子便被貶為庶人,勒令永世不得入京。
宋元落曾問過尉遲硯六皇子被貶的原因,但尉遲硯也不清楚。
可今日聽蕭朝搴的話,難不成六皇子被貶與八皇子之死有關?
如果真是如此,那事情便更麻煩了。
在尉遲硯死前留下的那張關系圖上,在仁禮皇後還不是皇後而是小妃子時,她與同為小妃子的蓮妃關系便十分不錯,兩人相識于微末,宛如親姐妹一般。
至于六皇子的生母淑妃則同先孝德皇後關系很好,兩人出閣前便是閨中姊妹,是以蕭玉珩,蕭滐及六皇子蕭秣自幼關系便較其他兄弟更親厚一些。
尤其是蕭滐和蕭秣,因兩人年齡相仿,便常厮混一處。
可若蕭秣與八皇子之死有關,而蕭滐又因八皇子之死受利,有心人再對此添油加醋利用一番,那猜忌與謠言便會如野草一般不可受控。
“賜他這個封号本是寄以厚望,如今看來,卻是委屈了那孩子。”仁侑帝咳嗽了兩聲,神情嚴肅而哀恸,“他日朕若于九泉之下見到他母子二人,又有何顔面見他們。”
“陛下~”文武百官轉眼又跟着由喜入悲,開導聲漸起。
而宋元落卻是駭然一驚,不可置信地看向了堂下同樣驚詫的蕭滐。
仁侑帝竟真的生了罷黜之意。
那怎麼行!
她當即就要上殿前說話,不過才走出幾步手腕就被蕭玉珩死死握住。
宋元落皺眉看向蕭玉珩,亦在他臉上看到了不認同的神情。
她沒說什麼,用力想掰開他的手指,卻被他猛地往身前一拉。
濃郁的龍涎香頓時萦繞鼻尖,耳畔也響起他壓低了的溫潤嗓音,“不想活了?”
殿前沖撞聖駕,以她這個丫鬟的身份自然是死路一條,但她不得不上前。
這麼多人精心為蕭滐布置了一出适合賣慘的好戲,蕭滐怎能錯過?可放眼整個宮殿,除了宋元落,誰又會為蕭滐去說好話?
無論是敵人,還是敵人的敵人,都巴不得看他的好戲。總不能讓蕭滐自己給自己搭梯子下吧?
“容王殿下莫不是忘了,你我并非同路人。”宋元落勾唇直視他的視線,眼中閃着生動的光芒,“我這個人啊,雖然怕死,但偶爾瘋起來,也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